夢昇天詩

· 王惲
沈沈玉漏三更後,鵬背扶搖九萬摶。 彤管夢傳江令筆,紫袍歸抱上巖端。 蒼溟赤日瞻天近,碧落銀河照眼寬。 欲躡帝關誰汝畫? 九霄風露不勝寒。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沈沈(shěn shěn):形容夜深人靜的樣子。
  • 玉漏:古代計時器,這裏指時間。
  • 三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爲五更,三更大約是晚上11點到1點。
  • 鵬背扶搖:比喻志向遠大,扶搖直上。
  • 九萬摶:形容飛翔的高度極高。
  • 彤管:紅色的筆,古代用以書寫。
  • 江令筆:指江淹的筆,江淹是南朝文學家,傳說他夢見有人給他一支筆,從此文思泉涌。
  • 紫袍:古代高官的服飾,這裏象徵權力和地位。
  • 上巖端:指登上高處。
  • 蒼溟:蒼茫的大海。
  • 赤日:烈日。
  • 瞻天近:仰望天空,感覺天空很近。
  • 碧落:天空。
  • 銀河:天河。
  • 躡帝關:試圖登上天帝的宮闕。
  • 誰汝畫:誰能爲你畫出這樣的景象。
  • 九霄:極高的天空。
  • 風露:風和露水。
  • 不勝寒:無法承受寒冷。

翻譯

夜深人靜,玉漏聲聲,已是三更之後, 我夢見自己像鵬鳥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 夢中傳來江淹的筆,紅色的筆跡如夢如幻, 穿上紫袍,我登上了高高的岩石之巔。 眼前是蒼茫的大海和烈日,天空近在咫尺, 碧藍的天空中銀河閃爍,視野無限寬廣。 想要登上天帝的宮闕,但誰能爲我描繪這壯麗景象? 九霄之上的風露,寒冷得讓人難以承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夢境,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高遠志向和壯麗景象的嚮往。詩中「鵬背扶搖九萬摶」等句,運用了誇張和比喻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自由飛翔的渴望。同時,通過對天空、銀河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宇宙浩瀚和人生境界的深刻感悟。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深邃,展現了詩人超凡脫俗的精神追求。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