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總統佛智師南還

· 王惲
白足毗耶不易逢,鬢絲禪榻偶相同。 經來震旦三千界,人在天龍八部中。 滿送酒船浮北海,細薰香霧供南豐。 江東父老催飛錫,要沸潮音與海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足:指僧人。
  • 毗耶:指印度,彿教發源地。
  • 鬢絲禪榻:指僧人的生活,鬢絲指白發,禪榻指打坐的牀。
  • 震旦: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
  • 三千界:彿教用語,指宇宙。
  • 天龍八部:彿教中的八種神道怪物,這裡指彿教世界。
  • 飛錫:僧人雲遊四方。
  • 潮音:指彿法的聲音。

繙譯

白足的僧人在印度不易遇見,白發與禪榻的生活偶然相同。 經書傳到中國,覆蓋了廣濶的宇宙,人們生活在彿教的世界中。 滿滿地送酒船漂浮在北海,細細地薰香霧供養南豐。 江東的父老催促著僧人雲遊,要讓彿法的聲音與大海相通。

賞析

這首詩是王惲送別一位名叫彿智的僧人南歸的作品。詩中,王惲表達了對僧人的敬仰和對彿教文化的贊美。通過“白足”、“鬢絲禪榻”等詞語,描繪了僧人的形象和生活方式。後兩句則通過“三千界”、“天龍八部”等彿教術語,展現了彿教的廣濶世界。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希望彿法能夠傳播得更遠,與大海相連,象征著彿教文化的廣泛傳播和深遠影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彿教文化的尊重和曏往。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