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女

· 王逢
浦東鉅室多豪奢,浦東編戶長諮嗟。 丁男殉俗各出贅,紅女不暇親桑麻。 鵓鳩呼雨楝花紫,大麥飲香勝小米。 一方青布齊裹頭,赤腳踏車爭卷水。 水低岸高力易歇,反水上田愁漏缺。 谷種看如瓜子金,野鴉不銜田鼠竊。 黃草衣薄風披披,日色照面蒼煙姿。 南鄰北伴更貧苦,糠籺糜粉隨朝齏。 阿㜷送茶相向語,鉅室新爲州府主。 妻拜夫人婢亦榮,繡幰朱輪照鄉土。 羊牛下來雞欲棲,汪汪淚眼數行啼。 女自身長苦非一,歸路白楊斑竹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浦東:地名,今上海市浦東新區。
  • 鉅室:大戶人家。
  • 豪奢:奢侈豪華。
  • 編戶:普通百姓。
  • 諮嗟:嘆息。
  • 丁男:成年男子。
  • 殉俗:隨俗,指按照習俗行事。
  • 出贅:男子到女家成婚併成爲其家庭成員。
  • 紅女:年輕女子。
  • 不暇:沒有空閒。
  • 親桑麻:指從事紡織等家務勞動。
  • 鵓鳩:鳥名,布穀鳥。
  • 楝花:楝樹的花,紫色。
  • 大麥飲香:指大麥製成的飲品香氣撲鼻。
  • 小米:指穀子,一種糧食作物。
  • 青布:一種布料。
  • 赤腳踏車:光着腳騎車。
  • 卷水:指用水車抽水灌溉。
  • 漏缺:指田地漏水或缺水。
  • 谷種:穀物的種子。
  • 瓜子金:形容谷種珍貴如金。
  • 野鴉:烏鴉。
  • 田鼠:老鼠。
  • 黃草衣薄:指用黃草編織的衣物單薄。
  • 風披披:風吹動的樣子。
  • 蒼煙姿:形容面色蒼白如煙。
  • 糠籺糜粉:指粗糙的食物。
  • 朝齏:早餐的鹹菜。
  • 阿㜷:對年長女性的尊稱。
  • 送茶:送茶水。
  • 州府主:州府的主人,指地方官。
  • 繡幰朱輪:指華麗的車輛。
  • 照鄉土:在鄉間顯眼。
  • 羊牛下來:指傍晚時分,牛羊歸圈。
  • 雞欲棲:雞要回窩。
  • 汪汪淚眼:形容淚眼汪汪。
  • 數行啼:幾行淚水。
  • 白楊斑竹:白楊和斑竹,指歸途中的景象。

翻譯

浦東的大戶人家生活奢侈豪華,而普通百姓卻常常嘆息。成年男子按照習俗去女家成婚,年輕女子則忙得沒有時間從事家務勞動。布穀鳥叫着預示雨水的到來,楝樹花開得紫豔,大麥製成的飲品比小米更香。人們用一塊青布裹頭,光着腳騎車去抽水灌溉。水位低岸高,抽水容易停歇,而田地如果水位過高則擔心漏水或缺水。穀物的種子珍貴如金,烏鴉不啄食,老鼠也不偷竊。穿着黃草編織的單薄衣物,風吹動着,日光照在蒼白如煙的臉上。鄰居們更加貧苦,只能吃些粗糙的食物和早餐的鹹菜。年長的女性送來茶水,相互交談,大戶人家的新主人成了州府的官員。他的妻子被尊爲夫人,婢女也因此榮耀,華麗的車輛在鄉間顯眼。傍晚時分,牛羊歸圈,雞也要回窩,淚眼汪汪地哭泣。女子自己長大後所受的苦楚不止一種,歸途中的白楊和斑竹在西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浦東地區社會階層的鮮明對比,通過大戶人家的奢侈與普通百姓的艱辛生活的對比,展現了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細節,如鵓鳩、楝花、大麥、青布、赤腳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鄉村生活的畫卷。同時,詩人通過對女子命運的描寫,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女性命運的深刻關注。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