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五月十二日偕趙平甫拜採石神霄宮太白墳

· 王奕
孤風吹黃鵠,遠客歸自魯。 瓣香拜公墳,樑月重悽楚。 比曾登太山,依韻踵遐武。 生平景仰心,茲夕遂親睹。 何地無青山,何人無黃土。 豔豔謫仙翁,配月照今古。 惜哉生死世,於道竟無補。 世乏蹈海人,此事與誰語。 徘徊暮雲亭,玄蟬訴輕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庚寅五月十二日:指辳歷五月十二日,庚寅年。
  • :一同。
  • 趙平甫:人名,詩人的朋友。
  • :祭拜。
  • 採石神霄宮:地名,可能是一個道教宮觀。
  • 太白:指李白,唐代著名詩人。
  • :墓地。
  • 孤風:孤獨的風。
  • 黃鵠:黃色的天鵞,這裡可能比喻詩人自己。
  • 瓣香:點燃的香,用於祭拜。
  • 梁月:指月光照在梁上,這裡可能指夜晚的月光。
  • 淒楚:悲傷。
  • 太山:即泰山,中國的五嶽之一。
  • 依韻:按照前人的詩韻作詩。
  • 踵遐武:追隨前人的足跡。
  • 景仰:敬仰。
  • 親睹:親眼看到。
  • 豔豔:光彩奪目。
  • 謫仙翁:指李白,因其才華橫溢,被比作謫仙。
  • 配月:與月亮相配,形容李白的詩才。
  • 今古:從古至今。
  • 惜哉:可惜。
  • 生死世:指人世間的生死。
  • 於道:對於道理或事業。
  • 無補:沒有幫助或貢獻。
  • 世乏:世間缺少。
  • 蹈海人:指有志曏、有抱負的人。
  • 此事:指李白的生死和其對世道的貢獻。
  • 誰語:與誰說。
  • 暮雲亭:可能是一個亭子的名字。
  • 玄蟬:黑色的蟬,這裡指蟬聲。
  • 輕暑:輕微的暑熱。

繙譯

在庚寅年五月十二日,我與趙平甫一同前往採石神霄宮,祭拜李白的墳墓。孤獨的風吹動著黃色的天鵞,我這個遠方的客人從魯地歸來。點燃香火,我拜倒在公的墳前,夜晚的月光照在梁上,增添了幾分悲傷。我曾經登上泰山,按照前人的詩韻作詩,追隨他們的足跡。我一生都敬仰的心,在這個夜晚終於得以親眼看到。哪裡沒有青山,哪裡沒有黃土?光彩奪目的謫仙翁李白,與月亮一同照耀著從古至今。可惜啊,他的一生,對於世間的道理或事業竟沒有貢獻。世間缺少有志曏、有抱負的人,這件事又能與誰說呢?我在暮雲亭徘徊,黑色的蟬在訴說著輕微的暑熱。

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王奕在祭拜李白墓時所作,表達了對李白的深切敬仰和對其生平的感慨。詩中,“孤風吹黃鵠”等句,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哀愁。詩人在祭拜李白的同時,也在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感歎世間缺少有志之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李白的緬懷,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號斗山。與其子居玉琅峯讀書。與文天祥、謝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時,嘗爲詩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諭,建斗山書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傳,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傳世。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