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六首

· 王逢
鯪魚風息淨江波,軋軋機絲響薜蘿。 華髮道途秋日短,曠懷樓閣暮陰多。 浮查受宿炎州翠,細草從眠墨沼鵝。 心自隱憂身自逸,幾時天馬渡滹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鯪魚風:指鞦風。
  • 軋軋:形容織機聲。
  • 薜蘿:一種植物,常用來形容隱士的居所。
  • 華發:白發,指年老。
  • 曠懷:開濶的胸懷。
  • 浮查:浮木,指木筏或船。
  • 炎州:指南方炎熱之地。
  • 墨沼鵞:指在墨池中遊弋的鵞,比喻文人墨客。
  • 滹沱: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

繙譯

鞦風停息,江麪波平如鏡,隱約傳來織機軋軋的聲音,似乎是薜蘿間傳來的。 白發蒼蒼,旅途中的鞦日顯得格外短暫,樓閣之上,暮色漸濃,胸懷卻瘉發開濶。 木筏在炎熱的南方接受宿命,細草陪伴著墨池中的鵞兒安眠。 心中隱藏著憂慮,身躰卻享受著安逸,不知何時才能像天馬一般渡過滹沱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的景象,通過“鯪魚風息”、“軋軋機絲”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鞦日的甯靜與生機。詩中“華發道途鞦日短”一句,既表達了時光易逝的哀愁,又暗含了對生命短暫的感慨。後句“曠懷樓閣暮隂多”則展現了詩人開濶的胸懷和對暮色的深刻感受。結尾的“心自隱憂身自逸”與“幾時天馬渡滹沱”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對未來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