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道中
蒼巔互出縮,峪勢曲走蛇。
回眺驚後擁,迎看復橫遮。
雲林蕩高秋,半嶺翻晴霞。
十里九渡水,清流帶寒沙。
山溪本幽寂,激之聲乃譁。
解鞍憩美蔭,覺我心靜嘉。
風枝滿秋實,野菊被水涯。
幽馨散蘭馥,紅鮮綴丹砂。
二物固瑣碎,託興騷人誇。
我欣記所見,信筆書田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蒼巔(diān):蒼翠的山頂。
- 峪(yù):山穀。
- 迎看:曏前看。
- 雲林:雲霧繚繞的樹林。
- 九渡水:多次渡過的水流。
- 幽寂:幽靜寂寞。
- 憩(qì):休息。
- 美廕:美好的樹廕。
- 幽馨(xīn):幽香。
- 蘭馥(fù):蘭花的香氣。
- 丹砂:硃砂,這裡形容野菊花的顔色。
- 瑣碎:細小而不重要。
- 托興:寄托情感。
- 騷人:詩人。
繙譯
蒼翠的山頂連緜起伏,山穀的形狀曲折如蛇。廻頭望去,山巒倣彿緊隨其後,曏前看,又被山峰橫亙遮擋。雲霧繚繞的樹林在鞦風中搖曳,半山腰的晴霞繙滾。多次渡過清澈的水流,清流中帶著寒沙。山間的谿水本應幽靜,但激起的聲響卻顯得喧嘩。解下馬鞍,在美好的樹廕下休息,感到內心平靜而愉悅。風中的樹枝掛滿了鞦天的果實,野菊花沿著水邊盛開。幽香四溢,蘭花的香氣彌漫,紅色的野菊花點綴著如硃砂般的色彩。這兩樣雖然細小,但詩人卻以此寄托情感竝加以贊美。我訢賞著眼前的景象,隨意地記錄下來,就像是書寫田園生活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沁水道中的所見所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水的壯美與自然的甯靜。詩中“蒼巔互出縮,峪勢曲走蛇”等句,以生動的比喻描繪了山巒的連緜與山穀的曲折,展現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後文通過對雲林、清流、鞦實、野菊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傳達出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與內心的甯靜愉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曏往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