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何長三疊寄周參政伯溫鄔僉院本初

· 王逢
夜何長,日苦短,夜長復寒日不暖。深林火薄鶡鴠滿,尾赬魴魚遊纂纂。 千年古鐵紫氣纏,赤帝當之白蛇斷。中朝老臣雙佩蒼,憂心鬱紆寢息忘。 鳳凰在笯驥服箱,雪埋石棧冰河梁。夜何長,六龍回轡東扶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鶡鴠(hé dàn):一種鳥,古人認爲其鳴叫預示寒冷。
  • 尾赬魴魚:指魴魚的尾巴呈紅色,赬(chēng)指紅色。
  • 纂纂(zuǎn zuǎn):形容魚群遊動的樣子。
  • 赤帝:古代神話中的南方之神,與火有關。
  • 白蛇斷:指白蛇被斬斷,可能是指歷史或神話中的事件。
  • 雙珮蒼:指珮戴著蒼色的玉珮,蒼指青色。
  • 鳳凰在笯:鳳凰被關在籠子裡,笯(nú)指鳥籠。
  • 驥服箱:指良馬被束縛在車廂中,服箱即車廂。
  • 石棧:石頭鋪成的棧道。
  • 六龍廻轡:指六龍駕馭的太陽車廻轉,轡(pèi)指駕馭的韁繩。
  • 東扶桑:古代神話中的日出之地。

繙譯

夜晚爲何如此漫長,而白晝卻苦短,夜晚漫長又寒冷,白日卻不溫煖。深林中的火光微弱,鶡鴠鳥的叫聲充滿了四周,魴魚的尾巴紅彤彤,遊動成群。

古老的鉄器上纏繞著紫色的氣息,赤帝麪對著它,白蛇被斬斷。朝中的老臣珮戴著蒼色的玉珮,憂心忡忡,連睡眠都忘記了。鳳凰被關在籠子裡,良馬被束縛在車廂中,雪覆蓋了石棧,冰封了河梁。

夜晚爲何如此漫長,六龍駕馭的太陽車廻轉,曏東方的扶桑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夜晚漫長與白晝短暫的對比,以及深林、古鉄、赤帝、白蛇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神秘而憂鬱的氛圍。詩中“鶡鴠滿”、“尾赬魴魚遊纂纂”等生動描繪了自然景象,而“鳳凰在笯驥服箱”則隱喻了束縛與無奈。結尾的“六龍廻轡東扶桑”則帶有神話色彩,暗示了時間的循環與不可逆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