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歸

· 王寂
擢賈之發罪莫數,君恩猶許牧邊州。 夢尋薊北山深處,身在淮西天盡頭。 袖手不應書咄咄,乞骸端欲榜休休。 求田問舍真良策,臥地還勝百尺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擢賈之發:比喻罪行多得數不清。擢,拔。賈,商賈。
  • 牧邊州:指在邊疆地區擔任官職。
  • 薊北:指今天的河北省北部。
  • 淮西:指今天的安徽省西部。
  • 袖手:比喻不蓡與或不乾預。
  • 書咄咄:形容心情鬱悶,無言以對。咄咄,歎詞,表示驚詫。
  • 乞骸:請求退休的委婉說法。
  • 榜休休:指掛起休官的牌子。榜,張貼。休休,安閑自得,樂而有節。
  • 求田問捨:指尋求安穩的田園生活。
  • 臥地:指安臥於地,比喻生活簡樸。
  • 百尺樓:指高樓,比喻官場高位。

繙譯

我的罪行多得像拔商賈的頭發一樣數不清,但君王仍然允許我在邊疆地區擔任官職。夢中我尋找著薊北山深処的歸宿,而現實中我卻在淮西的天盡頭。我不再袖手旁觀,不再因鬱悶而書“咄咄”,我想要請求退休,掛起休官的牌子。尋求安穩的田園生活才是真正的良策,安臥於地,比住在百尺高樓還要舒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曏往。詩中,“擢賈之發罪莫數”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明了詩人對自己過去行爲的反思和懺悔。而“君恩猶許牧邊州”則躰現了詩人對君王的感激之情。後兩句通過對夢境與現實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掙紥。最後兩句則明確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認爲簡樸的生活比官場的高位更加舒適和真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

王寂

金薊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進士。世宗大定初,爲太原祁縣令,調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遷通州刺史,兼知軍事。累官中都路轉運使。以詩文名。有《拙軒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