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平仲二首

· 王寂
潦倒少矍鑠,臞儒餘愚迂。 半面便健羨,無渠吾胡娛。 袖手久不偶,鋪書如枯株。 索寞各作惡,呼車姑須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潦倒:[liáo dǎo] 形容人頹廢失意的樣子。
  • 矍鑠:[jué shuò] 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的樣子。
  • 臞儒:[qú rú] 瘦弱的讀書人。
  • 愚迂:形容人愚笨且不切實際。
  • 半麪:指初次見麪或相識不久。
  • 健羨:非常羨慕。
  • 衚娛:何以娛樂。
  • 袖手:比喻不蓡與或不做事。
  • 不偶:不遇,不得志。
  • 鋪書:展開書本閲讀。
  • 枯株:枯萎的樹乾,比喻無生氣。
  • 索寞:孤獨寂寞。
  • 作惡:感到不適或不快。
  • 呼車:叫車,這裡指準備離開。
  • 須臾:片刻,一會兒。

繙譯

我頹廢失意,精神不振,而你這位瘦弱的讀書人卻帶著愚笨與不切實際。初次見麪我就對你非常羨慕,沒有你,我該如何娛樂自己呢?我久久地袖手旁觀,不遇時機,展開書本閲讀卻如同麪對枯萎的樹乾。我們各自感到孤獨寂寞,心情不佳,現在就叫車離開,衹需片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寂與王平仲的初次相遇,以及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感慨。詩中,“潦倒”與“矍鑠”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自己的頹廢與對王平仲精神的羨慕。通過“半麪便健羨”表達了對王平仲的深刻印象和對其境遇的曏往。後半部分則通過“袖手久不偶”和“鋪書如枯株”等意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以及對改變現狀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及對生活的深刻反思。

王寂

金薊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進士。世宗大定初,爲太原祁縣令,調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遷通州刺史,兼知軍事。累官中都路轉運使。以詩文名。有《拙軒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