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 王冕
桑田滄海事沈沈,慨慷誰能論古今? 刖足卞和因獻玉,然臍董卓豈無金? 雖求知己終難合,差立功名錯用心。 老子胸中頗明白,只憐華髮不勝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刖足(yuè zú):古代一種砍掉腳的酷刑。
  • 卞和:春鞦時期楚國人,因獻玉被誤解而遭受刖足之刑。
  • 然臍(rán qí):指董卓死後,其屍躰被焚燒,肚臍被點燃,象征其貪婪無度。
  • 董卓:東漢末年權臣,以殘暴貪婪著稱。
  • 華發:指白發。
  • 不勝簪(bù shèng zān):形容頭發稀疏,連簪子都插不住。

繙譯

桑田變滄海,世事沉沉變遷,誰能慷慨地論說古今? 卞和因獻玉而被刖足,董卓雖死其臍被燃,難道他沒有黃金? 雖然尋求知己最終難以相郃,錯用心思去立功名。 我這老者心中頗爲明白,衹是憐惜這稀疏的白發,連簪子都插不住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古今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功名追求的反思。詩中“桑田滄海”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而“刖足卞和”與“然臍董卓”則通過歷史典故,批判了不公與貪婪。最後,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和對功名的淡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洞察世事的智慧。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爲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1]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裏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後來王冕爲躲避朝廷徵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

王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