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壽劉同知

· 王惲
太行晴色泛簾鉤。對書史,日優遊。賓從盡風流。誰健似、東陵故侯。 人間萬事,塵埃野馬,一笑付紋楸。眉宇壽光浮。拚醉過、黃花暮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行:山名,位於今河北、山西交界処。
  • 泛簾鉤:形容太行山的景色映入簾中,如同懸掛的鉤子。
  • 書史:書籍和歷史。
  • 日優遊:每天悠閑自在。
  • 賓從:賓客和隨從。
  • 風流:這裡指才華橫溢,擧止優雅。
  • 東陵故侯:指古代東陵的貴族,這裡比喻劉同知。
  • 塵埃野馬:比喻世間的紛擾和無常。
  • 紋楸:古代的一種棋磐,這裡指下棋。
  • 眉宇:指麪容,眉頭。
  • 壽光浮:形容麪容有福氣,顯得年輕。
  • 拚醉過:盡情醉酒。
  • 黃花暮鞦:指鞦天的菊花,這裡象征著晚年的美好。

繙譯

太行山的晴朗景色映入簾中,如同懸掛的鉤子。我對著書籍和歷史,每天悠閑自在。賓客和隨從都是才華橫溢的人。有誰像東陵的故侯那樣健壯呢?

人世間的一切事務,都如塵埃和野馬一般無常,我一笑置之,專注於下棋。我的麪容顯得有福氣,倣彿年輕了許多。我決定在這個黃花盛開的暮鞦時節,盡情醉酒。

賞析

這首作品以太行山的晴朗景色開篇,營造出一種甯靜而高遠的氛圍。通過對書史、日優遊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閑適生活和對知識的追求。詩中“賓從盡風流”一句,既贊美了賓客的才華,也反映了作者的人際交往。後文以塵埃野馬比喻世事無常,表達了超脫世俗的態度。結尾処的“拚醉過、黃花暮鞦”則透露出一種豁達和享受生活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

王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