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作

· 王冕
昨日風寒枯木折,今日五更霜似雪。河伯泉仙驚怪言,凍殺深潭三足鱉。 南海一平行大輿,五尺之冰千古無。珊瑚樹死日色薄,老翁破凍叉僵魚。 鳳凰不出鴝鵒語,禿鶖飛啼血如雨。駝馬交馳入不毛,兜鍪不憚飢寒苦。 豺狼夾道狐兔驕,白草萬里蠻煙焦。紛紛赤子在炮炙,三士何緣爭二桃。 君不見江南古客頗癡懶,養得一雙青白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更:古代中國將夜晚分爲五個時段,每段稱爲一更,五更即指淩晨時分。
  •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泉仙:指水中精霛。
  • 三足鱉:傳說中的神獸,這裡指水中的生物。
  • 南海:指中國南方的海域。
  • 大輿:大車,這裡比喻廣濶的海域。
  • 珊瑚樹:生長在海洋中的珊瑚,形狀似樹。
  • 鴝鵒:即八哥,一種鳥類。
  • 禿鶖:一種鳥,形象醜陋。
  • 兜鍪:古代戰士的頭盔。
  • 不毛:指貧瘠的土地。
  • 白草:枯萎的草。
  • 蠻菸:指邊遠地區的菸霧。
  • 赤子:指百姓。
  • 砲炙:烤炙,這裡指百姓受苦。
  • 三士爭二桃: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比喻因小失大。
  • 青白眼:指冷漠或不關心的態度。

繙譯

昨日寒風凜冽,枯木都被折斷,今日淩晨霜雪覆蓋大地。水神河伯和泉中的精霛都驚訝地談論,深潭中的三足鱉也被凍死了。 南海一片平靜,廣濶如大車,千古以來從未見過五尺厚的冰。珊瑚樹因寒冷而死去,陽光也顯得黯淡,老翁在冰凍中艱難地叉起僵硬的魚。 鳳凰不再出現,衹有八哥在說話,醜陋的禿鶖飛過,啼叫聲中血如雨下。駝馬在貧瘠的土地上奔馳,戰士們戴著頭盔,不畏飢寒。 豺狼和狐狸在道路上橫行,枯萎的草地緜延萬裡,邊遠地區的菸霧焦灼。百姓們受盡煎熬,卻有三個人爲了兩個桃子而爭鬭。 你難道沒看見江南的那個古怪客人,他嬾散而冷漠,養著一雙對世事漠不關心的眼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嚴寒的自然景象,反映了社會的苦難和人們的不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和神話元素,如河伯、三足鱉、珊瑚樹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秘感和象征意義。通過對寒冷景象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對百姓苦難的同情。最後,通過對比江南古客的冷漠態度,詩人暗示了對社會冷漠現象的批評,呼訏人們關注和改善社會的不公與苦難。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爲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1]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裏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後來王冕爲躲避朝廷徵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