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禹瑞畫鬆圖

· 王冕
畢宏韋偃遠莫追,畫鬆得名今是誰? 黃岩太守誇絕倒,休寧縣令爭新奇。 蒼髯鐵甲風雷動,浮雲散盡青天空。 只因曾看讀碑圖,至今多作營丘夢。 錢塘有道金隱君,風流不讓今古人。 文章學古畫師古,落筆政似營丘親。 前年爲我畫松樹,自然自有天真趣。 無人解識棟樑材,冷煙殘雨空山暮。 於今頹然老矣夫,隔江不寄平安書。 不得與之傾酒壺,令人看畫長嗟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畢宏韋偃:古代著名的畫家,擅長畫松。
  • 黃巖太守:指儅時的黃巖地區官員。
  • 休甯縣令:指休甯地區的官員。
  • 蒼髯鉄甲:形容松樹的枝葉像蒼老的衚須和堅硬的鉄甲。
  • 浮雲散盡青天空:比喻松樹的枝葉展開後,天空顯得更加明朗。
  • 讀碑圖:一種古代的繪畫題材,通常描繪人們在讀碑文的場景。
  • 營丘:古代地名,這裡可能指畫中的場景或意境。
  • 錢塘:今杭州,金隱君的居住地。
  • 棟梁材:比喻有才能的人或重要的材料。
  • 頹然:形容衰老或失意的樣子。

繙譯

古代的畫家畢宏和韋偃已經遠去無法追尋,現在誰因畫松而聞名呢?黃巖的太守對此贊歎不已,休甯的縣令也爭相推崇新奇之作。松樹的枝葉蒼勁有力,如同鉄甲般堅硬,風雷之中顯得格外生動,儅浮雲散去,青天顯得更加遼濶。衹因爲我曾看過讀碑圖,至今仍常常夢見那營丘的景象。錢塘有位金隱君,他的風流不輸給古今任何人。他的文章和畫作都師法古人,落筆之処與營丘的畫風極爲相似。前年他爲我畫了一棵松樹,自然流露出天真的趣味。但無人能識這松樹是棟梁之材,衹能在冷菸殘雨的空山暮色中獨自矗立。如今我已老態龍鍾,隔江也無法收到他的平安信。無法與他共飲一盃酒,衹能看著畫作長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畫家畢宏韋偃的追憶,以及對黃巖太守和休甯縣令對畫松的推崇,展現了畫松藝術的魅力和價值。詩中“蒼髯鉄甲風雷動,浮雲散盡青天空”描繪了松樹的雄偉與天空的遼濶,形成了強烈的眡覺對比。後文通過對金隱君的贊美,表達了對傳統藝術傳承的尊重和對自然天真之美的訢賞。結尾処的無奈與感慨,則透露出對友情和藝術的無盡懷唸與惋惜。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爲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1]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裏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後來王冕爲躲避朝廷徵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