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圖
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風獵獵吹蒲柳。
買魚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
三更吹笛欲喚人,漙漙白露侵衣巾。
故鄉遙遙書斷絕,空見過雁如飛雲。
去年卻下七裏灘,秋水滿江秋月寒。
子陵先生釣魚處,荒臺直起青雲端。
先生不受漢廷官,自與山水相盤桓。
至今高節敦廉頑,清風凜凜誰能攀。
泊舟登岸行復止,小徑分岐通草市。
石林掩映樹青紅,正與今年畫相似。
茅廬半住林木裏,白狗黃雞小如蟻。
翁媼無言童稚閒,可是太平風俗美。
清溪水落魚蟹新,東鄰釀熟呼西鄰。
相牽相把意思真,親密不異朱陳民。
李端筆力乃巧妙,寫我舊日經行到。
豈是老夢眩水墨,不覺掀髯髮長嘯。
殷家大樓滄江頭,留我十日風雨秋。
觸景感動客邸愁,便欲卜築山之幽。
斷橋流水無人處,添種梅花三百樹。
直待雪晴冰滿路,騎驢相逐尋詩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獵獵:形容風聲或風吹動事物的聲音。
- 蒲柳:指生長在水邊的蒲草和柳樹。
- 沽酒:買酒。
- 漙漙(tuán tuán):形容露水很多的樣子。
- 書斷絕:指與家鄉的通信中斷。
- 七里灘:地名,位於浙江。
- 子陵先生:指東漢隱士嚴光,字子陵。
- 盤桓:徘徊,逗留。
- 敦廉頑:指嚴光的高潔品格激勵着後人。
- 草市:指鄉村的小集市。
- 石林:由衆多奇形怪狀的岩石組成的景觀。
- 掩映:遮蔽,映襯。
- 朱陳民:指親密無間的村民。
- 李端:可能是指當時的畫家。
- 掀髯:揚起鬍鬚,形容激動或高興的樣子。
- 殷家大樓: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卜築:選擇地點建造房屋。
- 直待:一直等到。
翻譯
前年我乘船經過九江口,秋風呼嘯吹動着蒲草和柳樹。我買了魚和酒,等待月明,卻不知江上的青山已悄然離去。三更時分,我吹笛想要喚醒他人,白露濃重,浸溼了我的衣巾。故鄉的通信已經中斷,只能看到大雁如同飛雲一般掠過。
去年我來到了七里灘,秋水滿江,秋月寒冷。那是子陵先生釣魚的地方,荒臺直聳入雲端。先生拒絕了漢朝的官職,自己與山水爲伴。至今他的高潔品格激勵着後人,清風凜凜,無人能及。
我泊舟登岸,行行止止,小徑分岔通往草市。石林掩映着青紅樹木,正與今年的畫作相似。茅廬半隱於林木之中,白狗黃雞小如螞蟻。老翁老婦無言,孩童閒散,這難道不是太平盛世的美好風俗嗎?
清溪水落,魚蟹新鮮,東鄰釀酒熟了,呼喚西鄰共享。相互牽扯,真心實意,親密無間,如同朱陳的村民。李端的筆力巧妙,描繪了我舊日的行蹤。難道是老夢迷惑了水墨,我不覺揚起鬍鬚,發出長嘯。
殷家大樓位於滄江頭,留我十日,風雨秋意。觸景生情,感動了我的客邸之愁,便想在山之幽處建造房屋。斷橋流水無人之處,我添種了三百棵梅花。一直等到雪晴冰滿路,我騎着驢子,相互追逐,尋找詩意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秋天的江上行舟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秋風獵獵吹蒲柳」、「漙漙白露侵衣巾」等,生動地再現了秋天的景象。同時,通過對子陵先生隱居生活的讚美,展現了作者對高潔品格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