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次韻答劉提舉
朔風撼天雲黮黮,雪花恰似楊花糝。
憑高無以辨青紅,四海九州同一覽。
枯腸頗怪酒力薄,勁氣著人寒慘慘。
痿痹不覺手足強,爭戰俄驚牙齒喊。
上天下地無痕瑕,萬路千岐迷坎坎。
山林隨處見梅花,汀渚殊難認蘆菼。
東郭先生氣宇清,南征老將顏色黲。
蒙鞍誰剝猛虎皮,摘珠競探驪龍頷。
黃河鐵牛僵欲倒,取而啖之吾豈敢?
且將清夢託楮生,焉用棲身重毳毯?
疏狂夜起不著巾,短髮正如童子髧。
開窗忽見四山入,月色爛森銀菡萏。
玉臺凍結花漏澀,戍鼓轉更聲沈沈。
此時忽想括蒼翁,應是清冰生肺膽。
興酣直上百尺樓,天上星辰必親攬。
平女自有澄清志,要使齊民無穢垵。
殺奸除暴盡忠義,坐令豺鱷成韭醢。
夫何混雜草木中,冰團冱合銜悽潛。
不如買卻金豪曹,且置蒲萄千百坎。
君歌我和縱高情,痛掃華腴歸古淡。
無知笑殺楚三閭,安用離騷寄悲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風:北風。
- 黮黮(dàn):昏暗的樣子。
- 楊花糝(sǎn):像楊花一樣的碎屑,這裏形容雪花。
- 四海九州:指整個中國。
- 枯腸:比喻思緒枯竭,這裏指酒力不足以溫暖身體。
- 勁氣:強烈的寒氣。
- 痿痹(wěi bì):肢體麻木不仁。
- 坎坎:不平坦。
- 蘆菼(tǎn):蘆葦和荻,兩種水生植物。
- 顏色黲(cǎn):臉色暗淡。
- 驪龍頷(lí lóng hàn):驪龍的頷下,傳說中驪龍的頷下有寶珠。
- 毳毯(cuì tǎn):毛織的毯子。
- 髧(dàn):頭髮下垂的樣子。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花漏澀:古代計時器的花紋部分因凍結而運轉不暢。
- 戍鼓:邊防駐軍的鼓聲。
- 括蒼翁:指神仙或高人。
- 穢垵(huì ǎn):污穢之地。
- 豺鱷:比喻惡人。
- 韭醢(jiǔ hǎi):韭菜和肉醬,這裏比喻惡人被懲罰。
- 冱合(hù hé):凍結在一起。
- 金豪曹:指貴重的劍。
- 蒲萄:即葡萄。
- 華腴:華麗肥美,這裏指華而不實的文風。
- 楚三閭:指屈原,他曾任楚國三閭大夫。
翻譯
北風撼動天空,雲層昏暗,雪花像楊花一樣紛飛。站在高處,無法分辨青紅,整個中國都一覽無餘。酒力微弱,寒氣逼人,讓人感到寒冷。肢體麻木,不覺手足強硬,牙齒因寒冷而顫抖。天地間沒有痕跡,道路崎嶇不平。山林中隨處可見梅花,但水邊的蘆葦和荻難以辨認。東郭先生的氣宇清高,南征的老將面色暗淡。有人剝下猛虎的皮,有人競相探尋驪龍頷下的寶珠。黃河的鐵牛僵硬欲倒,我豈敢取而食之?不如將清夢託付給紙張,何須依賴厚重的毛毯?夜裏起來不戴頭巾,短髮如童子般下垂。打開窗戶,四山映入眼簾,月光如銀色的荷花燦爛。玉臺上的花漏因凍結而運轉不暢,戍鼓聲轉爲更沉重的節奏。此時忽然想起神仙般的高人,他的肺膽必定如清冰一般。興致勃勃地直上高樓,天上的星辰必定親自攬取。我自有澄清天下的志向,要使百姓生活無污穢。殺奸除暴,盡忠義之事,讓惡人如韭菜肉醬般被懲罰。爲何混雜在草木之中,冰雪凍結,含着淒涼。不如買下貴重的劍,暫且置辦百千壇葡萄美酒。你唱歌我應和,盡情展現高情,痛掃華而不實的文風,迴歸古樸淡雅。無知的嘲笑殺楚三閭,何須用離騷寄託悲感?
賞析
這首作品以雪中景象爲背景,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抱負和人生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雪花恰似楊花糝」、「黃河鐵牛僵欲倒」等,形象生動。同時,通過對「東郭先生」、「南征老將」等人物的描寫,展現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詩的結尾部分,作者表達了自己對於政治清明、社會正義的嚮往,以及對於華麗文風的批判,體現了其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