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驢兒
花驢兒,渡江踏遍江南土。正值江南無馬時,驢兒得志雄威武,況是能解花門語。
江南淫雨二百日,洪濤巨浪掀天舞。麻麥爛死秧苗無,百姓吞聲苦飢苦,驢兒啖粟恬故故。
江南子弟不曉事,擲金馳逐爭先睹。誇渠省得人語言,縱使能言亦何補?
花驢兒,乃奇遇。昨朝方上評事廳,今日又登丞相府,哮吼縱橫誰敢侮?
老夫平生不信怪,見此怪事欲嘔吐。歸來十日不食飯,扼腕攢眉淚如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花驢兒:這裏指一匹有花紋的驢子。
- 雄威武:形容驢子顯得非常威武。
- 花門語:可能指驢子能聽懂或模仿人的語言。
- 淫雨:長時間不停的大雨。
- 啖粟:吃穀物。
- 恬故故:安然無恙,無憂無慮的樣子。
- 擲金:揮霍金錢。
- 誇渠:誇耀它。
- 評事廳:古代官府中處理事務的地方。
- 丞相府:丞相的官邸。
- 哮吼:大聲吼叫。
- 扼腕:握緊手腕,表示悲憤或決心。
- 攢眉:皺眉。
翻譯
花驢兒,渡過江河踏遍了江南的土地。正值江南沒有馬匹的時候,這驢子顯得非常威武,何況它還能聽懂或模仿人的語言。 江南連續下了二百天的淫雨,洪水巨浪翻騰,天空中舞動。麻麥都爛死了,秧苗也沒有了,百姓們忍着飢餓的痛苦,而這驢子卻安然無恙地吃着穀物。 江南的年輕人不懂事,揮霍金錢爭先恐後地去看這驢子。誇耀它能聽懂人的語言,即使它能說話又有什麼用呢? 花驢兒,真是奇遇。昨天它還在評事廳,今天又登上了丞相府,大聲吼叫,無人敢欺侮。 我一生不信怪事,見到這樣的怪事只想嘔吐。回家後十天吃不下飯,握緊手腕,皺着眉頭,淚如雨下。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一匹花驢在江南的奇特遭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荒誕和百姓的苦難。詩中,花驢因爲江南無馬而顯得威武,又能「解花門語」,被人們追捧,甚至登上了評事廳和丞相府,顯示出社會的荒謬。與此同時,江南百姓卻在淫雨和饑荒中苦苦掙扎,形成鮮明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這種社會現象的強烈不滿和悲憤,通過誇張和諷刺的手法,揭示了社會的矛盾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