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春感六首

· 王逢
金爵觚棱月向低,泠泠清磬萬鬆西。 五門曙色開龍尾,十日春寒健馬蹄。 紅霧不收花氣合,綠波初漲柳條齊。 遺民暗憶名都會,尚繞湖漘唱《大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爵觚稜:指宮殿的屋脊上的裝飾,金爵即金色的鳳凰,觚稜指屋脊的稜角。
  •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清磬:指寺廟中敲擊的磬聲。
  • 五門:指皇城的五個門,這裡泛指皇城。
  • 龍尾:指皇城中的龍尾道,也泛指皇城的街道。
  • :(chún)水邊。
  • 大堤:指錢塘江邊的大堤,也是歌曲《大堤曲》的簡稱。

繙譯

宮殿屋脊上的金色鳳凰在月光下顯得格外低垂,松林西邊傳來清脆悅耳的磬聲。 皇城的五門在曙光中逐漸開啓,十天的春寒使得馬蹄聲顯得格外有力。 紅霧未散,花兒的香氣瘉發濃鬱;綠波初漲,柳條也整齊地垂下。 那些遺民暗自廻憶著這座名城的繁華,仍然圍繞著湖邊唱著《大堤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錢塘江畔的景色,通過宮殿、松林、皇城、馬蹄等元素,展現了元代錢塘的繁華與遺民的懷舊之情。詩中“金爵觚稜月曏低”一句,以宮殿的金色裝飾和低垂的月光開篇,營造出一種莊嚴而甯靜的氛圍。“泠泠清磬萬松西”則通過聲音的描寫,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後兩句通過對春寒、紅霧、綠波的描繪,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氣息。結尾的“遺民暗憶名都會,尚繞湖漘唱《大堤》”則深刻表達了遺民對往昔繁華的懷唸,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堅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王逢對故鄕的深情和對歷史的感慨。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