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忠韓喜得劉先生詩

· 劉叉
玉尺沈埋久,得之銘篆深。 指磨露正色,扣擊吐哀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尺:比喻選拔人才及評價詩文的標準。
  • 沈埋:沉沒埋藏。沈,同「沉」。
  • 銘篆:銘刻,比喻感受深刻。
  • 指磨:手指摩擦。
  • 露正色:顯露出真正的顏色。
  • 扣擊:敲擊。
  • 吐哀音:發出悲傷的聲音。

翻譯

那衡量詩文的玉尺久被埋沒,一旦得到,銘刻感受深沉。 手指摩擦顯露出真正的顏色,敲擊之下發出悲傷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玉尺」這一象徵,表達了作者對詩文評價標準的珍視和對詩歌創作的深刻感受。詩中「玉尺沈埋久」暗示了優秀詩文的難得與珍貴,而「得之銘篆深」則體現了作者對這種發現的深刻銘記。後兩句通過具體的動作「指磨」和「扣擊」,形象地描繪了詩文的真摯與動人之處,尤其是「吐哀音」更是傳達了詩歌中蘊含的深沉情感。整首詩簡潔而富有深意,展現了作者對詩歌藝術的獨到見解和深厚情感。

劉叉

劉叉

唐河朔人,號彭城子。好任俠。家境貧寒。因酒殺人亡命,會赦乃出,遂折節讀書。曾爲韓愈門客,持愈案上金數金而去,曰:“此諛墓中人所得耳,不若與劉君爲壽。”後遊齊、魯,不知所終。工爲歌詩,風格獷放,然有險怪晦澀之病。有詩集。 ► 28篇诗文

劉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