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皇帝感詞

· 盧綸
提劍雲雷動,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國老見星精。 發棹魚先躍,窺巢鳥不驚。 山呼一萬歲,直入九重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提劍:拔劍。
  • 雲雷動:形容氣勢磅礴,如雲雷般震撼。
  • 垂衣:指帝王無爲而治,垂衣裳而天下治。
  • 日月明:比喻國家政治清明,如日月般光明。
  • 禁花:宮中的花。
  • 呈瑞色:顯現吉祥的顔色。
  • 國老:國家的元老。
  • 見星精:比喻國老智慧如星辰般璀璨。
  • 發櫂:劃船。
  • 魚先躍:魚兒躍出水麪,象征吉祥。
  • 窺巢鳥不驚:鳥兒在巢中不驚,形容國家安甯。
  • 山呼:群山廻響,形容歡呼聲大。
  • 一萬嵗:萬嵗,古代對皇帝的尊稱,表示長壽。
  • 九重城:指皇城,比喻皇帝的居所深邃、莊嚴。

繙譯

拔劍出鞘,氣勢如雲雷般震撼,帝王無爲而治,國家政治如日月般光明。 宮中的花朵顯現吉祥的顔色,國家的元老智慧如星辰般璀璨。 劃船時魚兒躍出水麪,象征吉祥,鳥兒在巢中不驚,形容國家安甯。 群山廻響著萬嵗的歡呼聲,直接傳入深邃莊嚴的皇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帝王治下的國家繁榮昌盛、政治清明的景象。通過“提劍雲雷動”和“垂衣日月明”的對比,展現了帝王的威嚴與國家的安定。詩中“禁花呈瑞色”、“國老見星精”等句,以象征手法贊美了國家的吉祥與元老的智慧。結尾的“山呼一萬嵗,直入九重城”則表達了人民對皇帝的崇敬和國家的穩固。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唐代詩歌的雄渾與典雅。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