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玄武二首

方池開曉色,圓月下秋陰。 已乘千里興,還撫一弦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曉色:清晨的光景。
  • 鞦隂:鞦天的隂涼。
  • 千裡興:遠行的興致。
  • 一弦琴:指簡單的樂器,可能指的是古琴。

繙譯

清晨,方池映著初露的曙光, 夜晚,圓月照耀著鞦日的涼意。 我已懷著遠行的興致, 又輕撫著那一弦的古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與夜晚的景致,通過“方池開曉色”和“圓月下鞦隂”的對比,展現了時間的流轉與自然的甯靜美。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既有著遠行的曏往(千裡興),又沉浸在音樂的慰藉中(一弦琴),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曏往自然與藝術的情懷。簡潔的詩句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與哲思。

盧照鄰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爲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