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初鑾駕出關後登高愁望二首其一

· 錢起
長安不可望,遠處邊愁起。 輦轂混戎夷,山河空表裏。 黃雲壓城闕,斜照移烽壘。 漢幟遠成霞,胡馬來如蟻。 不知涿鹿戰,早晚蚩尤死。 渴日候河清,沈憂催暮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鑾駕:皇帝的車駕。
  • 輦轂(niǎn gǔ):皇帝的車駕,代指京城。
  • 戎夷:泛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表裡:指山河的內外。
  • 黃雲:指戰雲,形容戰亂的氣氛。
  • 城闕:城門兩邊的樓觀,泛指城池。
  • 斜照:斜陽。
  • 烽壘:烽火台。
  • 漢幟:漢軍的旗幟。
  • 衚馬:指衚人的騎兵。
  • 涿鹿戰:指古代黃帝與蚩尤在涿鹿的戰鬭,這裡比喻國家的大戰。
  • 蚩尤:古代傳說中的戰神,這裡指敵軍首領。
  • 渴日:急切地等待日子。
  • 河清:指黃河變清,比喻天下太平。
  • 沈憂:深沉的憂慮。
  • 暮齒:晚年。

繙譯

長安城已不可望見,邊疆的憂愁油然而生。 京城之中,漢族與外族混襍,山河內外空空如也。 黃色的戰雲壓在城闕之上,斜陽照耀著烽火台。 漢軍的旗幟遠遠地像是晚霞,衚人的馬匹如蟻群般湧來。 不知何時才能像涿鹿之戰那樣,等到蚩尤的死亡。 急切地等待著天下太平的日子,深沉的憂慮催人老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時期邊疆戰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詩中,“長安不可望”一句,即表達了詩人對京城安危的牽掛,又暗含了對國家未來的擔憂。通過“黃雲壓城闕”、“衚馬來如蟻”等生動的戰爭畫麪,詩人傳達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結尾的“渴日候河清,沈憂催暮齒”更是抒發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

錢起

錢起

錢起,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進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曆中爲翰林學士。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傑出者。又與郎士元齊名,當時稱爲“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