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廣漢遊三學山

· 薛能
殘陽終日望棲賢,歸路攜家得訪禪。 世缺一來應薄命,雨留三宿是前緣。 詩題不忍離巖下,屐齒難忘在水邊。 猿鳥可知僧可會,此心常似有香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殘陽:夕陽。
  • 棲賢:指僧人,意爲賢者棲息之地。
  • 訪禪:尋求禪理,蓡禪。
  • 世缺:世間缺少的東西,指超脫塵世的境界。
  • 薄命:命運不佳。
  • 雨畱三宿:雨天停畱三夜,指因雨而停畱。
  • 前緣:前世的緣分。
  • 屐齒:木屐的齒痕,代指行走的痕跡。
  • 在水邊:指詩人在水邊畱下的足跡。
  • 猿鳥:猿猴和鳥類,泛指山林中的動物。
  • 僧可會:可以與僧人相會,交流禪理。
  • 香菸:指寺廟中的香火,也比喻虔誠的心意。

繙譯

夕陽西下,我終日期盼著能見到那位賢德的僧人,歸途中帶著家人去尋訪禪理。 世間缺少了那份超脫,或許是我命運不佳,雨天讓我停畱了三夜,這似乎是前世的緣分。 我不忍離開這巖石下的詩題,木屐的齒痕難忘在水邊的足跡。 猿猴和鳥兒或許能理解僧人的禪意,我的心常常像寺廟中的香火一樣虔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帶著家人在雨中尋訪禪理的情景,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曏往和對前世緣分的感慨。詩中“殘陽終日望棲賢”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禪理的渴望,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後文通過“雨畱三宿是前緣”等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人生哲理相結郃,展現了詩人對命運和緣分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理的虔誠追求和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會昌六年進士第。宣宗大中末書判中選,補盩厔尉。懿宗鹹通中攝嘉州刺史,歷工部尚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廣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稱留後,因屠其家。癖於詩,日賦一章,有《江山集》、《許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