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講堂

錦裏淹中館,岷山稷下亭。 空樑無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猶疑市,苔深不辨銘。 良哉二千石,江漢表遺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裡:地名,在今四川成都。
  • 淹中:指深奧的學問或典籍。
  • 岷山:山名,在四川境內。
  • 稷下:古代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附近地區,是戰國時期學術文化中心。
  • 空梁:空蕩蕩的屋梁。
  • 丹青:指繪畫。
  • 槐落:槐樹落葉。
  • :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
  • 二千石:古代官職的俸祿等級,這裡指高級官員。
  • 江漢:長江和漢水,這裡指代湖北地區。

繙譯

在錦裡的學館中,岷山下的稷下亭裡, 空蕩的屋梁上沒有燕雀,古老的牆壁上卻有精美的繪畫。 槐樹落葉,倣彿還畱有市場的痕跡, 苔蘚叢生,使得銘文難以辨認。 真是賢良的高級官員啊, 在江漢之地畱下了不朽的精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古老學堂的景象,通過對空梁、古壁、槐落、苔深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古樸的氛圍。詩中“空梁無燕雀,古壁有丹青”一句,既表現了學堂的寂靜,又贊美了其文化底蘊。結尾提到“良哉二千石,江漢表遺霛”,則是對曾經在此任職的高級官員的贊頌,認爲他們的精神如同江漢之水,永存不朽。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代文化和賢良官員的敬仰之情。

盧照鄰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爲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