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實千年非易待,桑田一變已難尋。 別有仙居對三市,金闕銀宮相向起。 臺前鏡影伴仙娥,樓上簫聲隨鳳史。 鳳樓迢遞絕塵埃,鶯時物色正裴回。 靈芝紫檢參差長,仙桂丹花重疊開。 雙童綽約時遊陟,三鳥聯翩報消息。 盡言真侶出遨遊,傳道風光無限極。 輕花委砌惹裾香,殘月窺窗覘幌色。 個時無數並妖妍,個裏無窮總可憐。 別有衆中稱黜帝,天上人間少流例。 洛濱仙駕啓遙源,淮浦靈津符遠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佩中邀勒經時序,簫裏尋思復幾年。 尋思許事真情變,二人容華識少選。 漫道燒丹止七飛,空傳化石曾三轉。 寄語天上弄機人,寄語河邊值查客。 乍可悤悤共百年,誰使遙遙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尋,果得深心共一心。 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 只將羞澀當風流,持此相憐保終始。 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惟將濁水況清塵。 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將心學鬆蕣。 不能京兆畫峨眉,翻向成都騁騶引。 青牛紫氣度靈關,尺素赩鱗去不還。 連苔上砌無窮綠,修竹臨壇幾處斑。 此時空牀難獨守,此日別離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絲,年去年來不自持。 初言別在寒偏在,何悟春來春更思。 春時物色無端緒,雙枕孤眠誰分許。 分念嬌鶯一種啼,生憎燕子千般語。 朝雲旭日照青樓,遲暉麗色滿皇州。 落花泛泛浮靈沼,垂柳長長拂御溝。 御溝大道多奇賞,俠客妖容遞來往。 寶騎連花鐵作錢,香輪騖水珠爲網。 香輪寶騎競繁華,可憐今夜宿倡家。 鸚鵡杯中浮竹葉,鳳凰琴裏落梅花。 許輩多情偏送款,爲問春花幾時滿。 千回鳥信說衆諸,百過鶯啼說長短。 長短衆諸判不尋,千回百過浪關心。 何曾舉意西鄰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鄰鹹自保,還轡歸期須及早。 爲想三春狹斜路,莫辭九折邛關道。 假令白裏似長安,須使青牛學劍端。 蘋風入馭來應易,竹杖成龍去不難。 龍飆去去無消息,鸞鏡朝朝減容色。 君心不記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鴻欲稀,華表千年鶴未歸。 不分淹留桑路待,秪應直取桂輪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玄都五府玄都指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五府,道教所指五方之府,一般代指清幽超凡的境地。
  2. 碧海三山碧海是傳說中的海名;三山指海上三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
  3. 桃實千年:傳說中仙桃千年一結果,表明等待時間漫長。
  4. 桑田一變:出自「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5. 三市:指集市,這裏用人間繁華地與仙居形成對照。
  6. 金闕銀宮:指華麗輝煌的宮殿,像神仙居住的地方。
  7. 鳳史:即鳳雛氏,傳說中的仙人。這裏代指吹簫之人(與弄玉吹簫典故有關,弄玉與蕭史吹簫引鳳)。
  8. 迢遞(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9. 鶯時:春景的代稱,指暮春時節。
  10. 裴回:同「徘徊」,形容猶豫不決、來回走動的樣子。
  11. 紫檢:道教稱仙草。
  12. 仙桂丹花:都是神話中仙人居所的美好景象,象徵仙界景色優美。
  13. 綽約:形容姿態柔美的樣子,常用來形容仙子。
  14. 遊陟(yóu zhì):漫遊、攀登。
  15. 三鳥:神話傳說中爲西王母取食傳信的三隻青鳥。
  16. 真侶:仙人伴侶。
  17. 個時:這時、此時。
  18. 妖妍:美麗嫵媚的樣子。
  19. 個裏:這裏、其中。
  20. 黜帝:不知確切所指,或指超脫塵世之人 ,一說指有顯赫地位或奇異才德之人(此解釋非通解,僅供參考) 。
  21. 少流例:很少見,不同常人。
  22. 洛濱仙駕:引用洛水女神宓妃的故事,這裏指神仙出行。
  23. 淮浦靈津:淮浦指淮河岸邊,靈津寓意神奇的渡口,傳說往往與神祕力量或仙人有關。
  24. (shì):古代用蓍草占卦。
  25. 幽玄:指深奧、神祕的道家哲理或境界。
  26. 邀勒:指輾轉考慮、徘徊猶豫。
  27. 少選:一會兒,不多久(表示時間短暫)。
  28. 漫道:別說,不要以爲。
  29. 燒丹止七飛:煉丹是道士的一項活動,據說經過七次昇華的丹藥最爲珍貴有效。這裏說煉丹不易成功。
  30. 化石曾三轉:化丹砂爲黃金並多次轉變,極其困難,代指修道艱苦。
  31. 弄機人:指天上的織女,善於紡織。
  32. 值查客:即「乘槎客」,指傳說中乘木筏到天河的人,如張騫。
  33. 乍可:只可,寧可。
  34. 投漆投膠:比喻情投意合,關係緊密。
  35. 玄石:黑色的石頭,可能代指堅硬、不易改變之心 。
  36. 柱下:指老子,老子曾爲周朝柱下史,這裏用老子相關典故借指道家求道之期約。
  37. 鬆蕣(sōng shùn ):一種菌類,朝生暮死,這裏表示生命短暫、虛幻。
  38. 京兆畫峨眉:西漢張敞爲妻子畫眉毛,後成爲夫妻恩愛的典故,這裏化用表示親暱行爲。
  39. 騶引(zōu yǐn):古代貴族出行時,騎馬導行的侍從。這裏說李榮應招出行。
  40. (xì):紅色。
  41. 青牛紫氣度靈關:取自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的典故,後成爲道家追求自由超脫境界的象徵,這裏借指李榮出行情形。
  42. 綠鬃:原詩缺此詞完整信息,但結合語境推測是馬匹之類的代稱,或者是與美景相關的類似詞 。
  43. 蘋風:微風。
  44. :原指駕馭馬車,這裏可理解爲風神駕馭,仙人藉助之風。
  45. 竹杖成龍:指東漢費長房曾投竹杖於水中,竹杖化龍的故事,常表示成仙、超凡等寓意。
  46. 龍飆(biāo ):像龍一樣奔騰的狂風,這裏代指李榮離去時的情景。
  47. 鸞鏡:妝鏡的美稱,傳說鸞鳥見鏡中自己影子會起舞。
  48. 上林:上林苑,漢朝皇家園林,這裏用指美好的所在。
  49. 不分:不如,比不上(此處的解釋爲詩中語境義)。
  50. 淹留:停留,久留。
  51. 桂輪:月亮以桂樹爲特徵,這裏指代月亮,暗指成仙飛昇。

翻譯

玄都的五府遠離塵世的喧囂,那碧海環繞的三山之下,波浪深深。仙桃千年才能結果,這等待實在不易;滄海變桑田後,往昔蹤跡已然難尋。

那裏有奇特的仙居與繁華集市相對,金色的門樓、銀色的宮殿相對矗立。臺前的鏡子映照着仙女般的身姿,樓上的簫聲伴隨着像仙人般的吹奏者。

那鳳樓遠遠地矗立,遠離塵世的塵埃。暮春時節景色美妙,人們在此徘徊欣賞。靈芝仙草參差不齊地生長,仙桂和丹花層層疊疊地開放。

兩個姿態柔美的童子時常漫遊攀登,三青鳥接連不斷地來傳遞消息。都說仙人伴侶外出遨遊,傳聞那風光有無盡美好。

輕盈的花朵堆積在臺階上,香氣縈繞着衣裾;殘缺的月亮透過窗戶窺視着帳幔的顏色。這時衆多美麗動人的景色,每一處都讓人憐愛。

在衆人之中還有位超凡出衆者,在人間天上都不多見。洛水之濱開啓了仙駕的遙遠源流,淮浦的神祕渡口與久遠的占卜相契合。

她自說從小就仰慕那幽深神祕的道家境界,以爲輕易就能成爲神仙。多年在佩物間思索探尋,聽着簫聲又尋思了好些年。

想來許多事真情已經改變,兩人的容顏也在漸漸變化 。別說煉丹七次飛昇容易,那燒化石成銀也不過是傳說。

寄語天上的織女,也寄語河邊乘槎尋天河的人。寧可匆匆度過一世,誰願意遙遙地等待七夕。

想知道心意會自然相互找尋,果然真心相待便能同心。一心一意相處沒有終結,那關係親密得如膠似漆都難以比擬。

只是把內心的羞澀當作別樣風流,就以此相互憐愛並保此一生。彼此憐惜掛念更加親近,一生一世願做相依相伴的一雙人。

不要把赤誠之心比作黑石頭般堅硬不變(心要柔軟重情),只願用濁水來對比清塵(希望感情純淨無垢)。只說像老子在柱下留下約定般相守,真希望將內心變得像朝生暮死的植物般通達(不在意虛妄永恆)。

不能像張敞爲妻子畫峨眉般親暱,卻向成都驅馬前行(李榮遠去)。騎着青牛帶着祥瑞之氣度過靈關,紅色的尺素魚信一去不回。

臺階上接連的苔蘚一片無盡的綠色,修行的竹林臨着道壇,斑斑點點。此刻空牀難以獨自守着,今日的離別怎能長久。

梅花像雪般潔白,柳絲如絲線般細長,年復一年更替讓人難以自持。當初說離別在寒冬,哪曾想春天到來思念更甚。

春天的景物讓人無端惆悵,獨自躺在雙枕之牀,這滋味有誰能分憂。惱恨那嬌鶯同一聲調啼叫,極其厭惡燕子嘰嘰喳喳的萬種言語。

早晨的雲霞、旭日照射着青樓,傍晚的餘暉把美麗顏色佈滿京都。落花在靈沼中輕輕漂浮,垂柳長長的枝條輕拂着御溝。

御溝邊的大道有許多奇妙美景,俠客和美麗的女子來來往往。寶馬拉着的蓮花形狀車輪像是鐵鑄金錢,香車載着,濺起的水珠如珍珠網般美麗。

香車寶馬爭奇鬥豔盡顯繁華,可憐今夜只能宿在倡家。鸚鵡杯中浮着美酒,鳳凰琴裏彈奏出如梅花飄落般的樂曲。

那些人多情偏偏來送情意,想問春花何時盡情開放。鳥信傳來千回,訴說着各種話語,鶯啼上百回,似乎在說着長短是非。

那些是非長短都不想去探尋,千迴百轉只是徒增關心。何曾留意過西鄰的美玉般佳人,也不肯對南陌的金錢財寶留情。

南陌西鄰都各自保全自己,還是早定回來的日期爲好。想着那春時曲折的小路,不要害怕那九折的邛關道。

就算百里路程外之地像長安般美好,也要讓青牛般安穩的心學會拔劍闖蕩。那輕柔的風助力到來應該容易,竹杖化成龍飛去也不算困難。

你像那如龍般奔騰的狂風一去沒有消息,我對着妝鏡,容顏一天天變得憔悴。你的心若不記得我這山中之人,我卻還空自期待能有像上林苑中鴻雁的羽翼(飛到你身邊 )。

上林苑三月時鴻雁慢慢稀少,華表千年仙鶴還未迴歸(不見你歸期 )。不如不再在這桑間的路上長久停留等待,只應直接飛向那如桂樹的明月(追求心中所願或者成仙飛昇 )。

賞析

這首詩圍繞女道士王靈妃對道士李榮的情感展開,是一首充滿奇幻浪漫風格的長詩。

在內容上,詩中運用大量神話傳說與典故,構建出一個奇幻又綺麗的世界。從玄都、碧海三山等仙境的描繪,到洛水女神、老子騎青牛、張騫乘槎等典故的化用,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暗示了兩人在道家修行背景下獨特的情感與經歷,表達對塵世情感與仙界追求之間矛盾掙扎 。

在情感表達上,細膩且複雜。既有對仙境美好向往和修行的追求,更有對塵世男女愛情的渴望。通過「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 」等詩句,直白表達了對真摯愛情的嚮往;「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 」則堅定了對愛情的美好期許。然而現實中又面臨分別的痛苦,「此時空牀難獨守,此日別離那可久 」等句盡顯離別後的孤獨與相思之苦。在這種塵世情感與修行生活的碰撞中,豐富了詩歌的情感層次,展現出愛情在現實與理想間的波瀾。

藝術手法上,駱賓王擅長以華麗辭藻描繪奇幻場景,展現其宏大構思。對仗工整,「臺前鏡影伴仙娥,樓上簫聲隨鳳史 」「靈芝紫檢參差長,仙桂丹花重疊開 」等句,語言優美、富有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描寫景色與情感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如「梅花如雪柳如絲,年去年來不自持 」描繪春日景色,烘托出時光流轉、思念難抑的愁緒。

這首詩不僅是一首愛情詩,更反映出唐代文人受道家思想影響,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探尋的複雜心態與情感世界,在唐代詩歌中獨具特色。

駱賓王

駱賓王

駱賓王,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作爲祕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曌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