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記室從趙王春日遊陀山寺
鳥旟陪訪道,鷲嶺狎棲真。
四禪明靜業,三空廣勝因。
祥河疏疊澗,慧日皎重輪。
葉暗龍宮密,花明鹿苑春。
彫談筌奧旨,妙辯漱玄津。
雅曲終難和,徒自奏巴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鳥旟(yú):古代一種繪有鳥形的旗幟,常用於軍中或儀仗。
- 鷲嶺:指印度靈鷲山,佛教聖地之一。
- 四禪:佛教用語,指四種禪定境界。
- 三空:佛教用語,指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 祥河:指佛教中的聖河,如印度的恆河。
- 慧日:比喻佛的智慧如日光普照。
- 龍宮:傳說中龍王的宮殿,常用來比喻深邃之地。
- 鹿苑:指佛教中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
- 筌(quán):捕魚的竹器,比喻達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 奧旨:深奧的含義或主旨。
- 玄津:深奧的道理或智慧。
- 雅曲:高雅的音樂或詩歌。
- 巴人:指巴蜀地區的人,這裏可能指普通的民間音樂或詩歌。
翻譯
在鳥旟的陪伴下尋訪道場,與鷲嶺的修行者親近真實生活。 四禪的境界明淨而寧靜,三空的智慧廣大而勝妙。 祥河在層疊的澗谷中流淌,慧日照耀着重重光輝。 樹葉在龍宮的幽深中暗淡,花朵在鹿苑的春光中明媚。 雕琢的言談觸及深奧的佛理,妙辯如清泉漱洗着玄妙的智慧。 高雅的曲調終究難以和合,徒然奏響了巴人的平凡之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王記室一同遊陀山寺的景象,通過佛教的意象和哲理,展現了深邃的宗教體驗和內心的寧靜。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佛教術語和自然景觀,如「四禪」、「三空」、「祥河」、「慧日」等,構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清淨世界。同時,通過對比「雅曲」與「巴人」的音樂,表達了對於高深佛理與世俗生活的不同態度,體現了詩人對於精神追求的執着與對於世俗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