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無題一百首

· 錢珝
雨餘江始漲,漾漾見流薪。 曾嘆河中木,斯言憶古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雨餘(yǔ yú):雨後。
  • 漾漾:水波盪漾的樣子。
  • 流薪:漂浮的木柴。
  • 曾嘆:曾經感嘆。
  • 河中木:河中漂流的木頭。
  • 斯言:這樣的話。
  • 憶古人:回憶古人。

翻譯

雨後江水開始上漲,水波盪漾中可見漂浮的木柴。我曾感嘆河中漂流的木頭,這樣的話讓我回憶起古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雨後江水上漲,漂浮的木柴隨波盪漾的景象,引發了對古人的回憶。詩中「曾嘆河中木」一句,既表達了對自然景象的感慨,又隱含了對古人智慧和經歷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感悟。

錢珝

錢珝,字瑞文,吳興人,吏部尚書徽之子,錢徽之孫,善文詞。據《新唐書·錢徽傳》記載,唐昭宗乾寧二年(895)是由宰相王摶薦知制誥,以尚書郎得掌誥命,進中書舍人。光化三年(900)六月,王摶被貶,不久又賜死,這是昭宗時代的一個大獄,錢珝也被牽連,貶撫州司馬。 ► 1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