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綰刀子歌

· 盧綸
黃金鞘裏青蘆葉,麗若剪成銛且翣。 輕冰薄玉狀不分,一尺寒光堪決雲。 吹毛可試不可觸,似有蟲搜闕裂文。 淬之幾墮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龍子。 割雞刺虎皆若空,願應君心逐君指。 幷州難綰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難綰(wǎn):難以纏繞或束縛。
  • (qiào):刀劍的外殼。
  • (xiān):鋒利。
  • (shà):古代棺材上的裝飾物。
  • (cuì):金屬加熱後迅速冷卻,以增加硬度。
  • 幷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

翻譯

黃金製成的刀鞘裏,藏着如青蘆葉般美麗的刀身,它的美麗如同剪裁而成,既鋒利又華麗。 刀身輕薄如冰玉,難以分辨,一尺長的寒光似乎能切開雲霧。 刀鋒吹毛即斷,卻不可輕易觸碰,彷彿有蟲子在刀身上搜尋着裂紋。 淬火時幾乎要落入前池的水中,誰知道它不是蛟龍的子嗣呢? 用它來割雞刺虎,都如同空無一物,願它能應和君心,隨君指引。 幷州之地,誰能真正束縛住這把神奇的刀,每次製成它,都似乎有神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把非凡的刀,通過豐富的比喻和誇張手法,展現了刀的鋒利與美麗。詩中「黃金鞘裏青蘆葉」與「一尺寒光堪決雲」等句,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刀的外觀與威力。後文通過「吹毛可試不可觸」等句,進一步強調了刀的鋒利與神祕。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這把神奇刀具的讚美與嚮往。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