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考功王員外杪秋憶終南舊居

· 盧綸
靜憶溪邊宅,知君許謝公。 曉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 澗鼠喧藤蔓,山禽竄石叢。 白雲當嶺雨,黃葉繞階風。 野果垂橋上,高泉落水中。 歡榮來自間,羸賤賞曾同。 月滿珠藏海,天晴鶴在籠。 餘陰如可寄,願得隱牆東。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杪秋(miǎo qiū):秋末。
  • 耒耜(lěi sì):古代農具,耒爲柄,耜爲鏟,用於翻土。
  • 澗鼠:生活在山澗中的鼠類。
  • 山禽:山中的鳥類。
  • :快速移動。
  • 羸賤:指身體瘦弱和地位低下的人。
  • 歡榮:歡樂和繁榮。
  • 餘陰:剩餘的陰影,比喻隱居的地方。

翻譯

靜靜地回憶溪邊的宅院,知道你像謝公一樣悠閒。 清晨的霜花凝結在農具上,初升的太陽照耀着梧桐樹。 澗中的鼠類在藤蔓間喧鬧,山中的鳥兒在石叢中穿梭。 白雲像是山嶺上的雨,黃葉隨着繞階的風飄落。 野果垂掛在橋上,高處的泉水落入水中。 歡樂和繁榮來自於這樣的自然,即使是瘦弱和地位低下的人也能共同欣賞。 滿月時,珍珠藏在海中,天晴時,鶴在籠中自由。 如果可以,我願意將這剩餘的陰影,寄託在隱居的牆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日山居的寧靜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的欣賞。詩中「曉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等句,以清晨的霜花和初升的太陽爲背景,展現了農耕生活的寧靜與美好。後文通過對山中動物和自然景色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境。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心靈的歸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