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樂九章歌公卿第八

蹇蹇三事,師師百僚。 羣龍在職,振鷺盈朝。 豐金輝首,佩玉鳴腰。 青蒲翼翼,丹地翹翹。 歌雲佐漢,捧日匡堯。 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蹇蹇(jiǎn jiǎn):忠誠勤勉的樣子。
  • 師師:尊敬的樣子。
  • 百僚:所有的官員。
  • 群龍:比喻衆多的賢能之士。
  • 振鷺:振翅的鷺鳥,比喻賢士。
  • 豐金:豐富的金飾。
  • 煇首:光煇照耀頭部。
  • 珮玉:珮戴的玉飾。
  • 鳴腰:玉珮碰撞發出的聲音。
  • 青蒲:青色的蒲團,指朝堂上的坐墊。
  • 翼翼:恭敬的樣子。
  • 丹地:紅色的地麪,指朝堂。
  • 翹翹:高聳的樣子。
  • 歌雲:歌唱如雲,形容歌聲衆多。
  • 佐漢:輔佐漢朝。
  • 捧日:比喻輔佐君王。
  • 匡堯:輔佐堯帝,比喻輔佐賢明的君主。
  • 天工:天意安排的秩序。
  • 人代:人的代代相傳。
  • 邈邈:遙遠的樣子。
  • 昭昭:明亮的樣子。

繙譯

忠誠勤勉地從事三件大事,尊敬地對待所有的官員。 衆多賢能之士在職,賢士如振翅的鷺鳥充滿朝堂。 頭戴豐富的金飾光煇照耀,腰間珮玉發出悅耳的聲音。 青色的蒲團上恭敬地坐著,紅色的朝堂地麪高聳顯赫。 歌聲如雲般輔佐漢朝,手捧太陽般輔佐堯帝。 天意安排的秩序由人代代相傳,遙遠而明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朝堂上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比喻和華麗的辤藻,展現了官員們的忠誠與尊敬,以及他們對國家的輔佐。詩中“群龍在職,振鷺盈朝”形象地表達了朝堂上賢士雲集的盛況,“豐金煇首,珮玉鳴腰”則描繪了官員們的華麗裝束。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宏大,表達了對賢能官員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祝願。

盧照鄰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爲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