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結客少年場行

長安重遊俠,洛陽富才雄。 玉劍浮雲騎,金鞍明月弓。 鬥雞過渭北,走馬向關東。 孫賓遙見待,郭解暗相通。 不受千金爵,誰論萬里功。 將軍下天上,虜騎入雲中。 烽火夜似月,兵氣曉成虹。 橫行徇知己,負羽遠從戎。 龍旌昏朔霧,鳥陣卷寒風。 追奔瀚海咽,戰罷陰山空。 歸來謝天子,何如馬上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遊俠:古代指那些重義輕生、好勇鬥狠的豪俠之士。
  • 才雄:才華出衆的人。
  • 浮雲騎:形容騎馬如飛,如浮雲般輕盈。
  • 明月弓:形容弓箭精美,如明月般明亮。
  • 鬥雞:古代一種娛樂活動,即讓雞相鬥。
  • 關東:指函谷關以東的地區。
  • 孫賓:指孫臏,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
  • 郭解:西漢時期的俠客,以義氣聞名。
  • 千金爵:指高貴的爵位和豐厚的賞賜。
  • 萬里功:指爲國家建立的遠大功勳。
  • 虜騎:敵人的騎兵。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
  • 兵氣:戰爭的氣氛。
  • 橫行:無所顧忌地行動。
  • 負羽:揹着箭袋,指從軍。
  • 龍旌:古代帝王出征時所用的旗幟。
  • 鳥陣:古代軍隊的陣型之一。
  • 瀚海:古代指北方的大湖,後來泛指沙漠。
  • 陰山: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古代是邊疆的重要山脈。
  • 馬上翁:指騎馬的老者,這裏可能指老將。

翻譯

長安城崇尚遊俠之風,洛陽則多才子英雄。 佩帶玉劍,騎着如浮雲般輕盈的駿馬,金鞍上掛着明亮的弓箭。 在渭北斗雞,向關東奔馳,孫臏在遠處等待,郭解暗中相助。 不接受高貴的爵位和豐厚的賞賜,誰能論及爲國家建立的遠大功勳。 將軍從天而降,敵人的騎兵深入雲中。 夜晚的烽火如明月般照亮,清晨的戰爭氣氛如彩虹般絢爛。 無所顧忌地行動,爲了知己而戰,揹着箭袋遠赴戰場。 龍旌在北方的霧中昏暗,鳥陣在寒風中捲起。 追擊敵人至瀚海之濱,戰鬥結束後陰山顯得空曠。 歸來向天子謝恩,問自己是否如那位騎馬的老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代長安和洛陽的豪俠風氣,以及邊疆將士的英勇事蹟。詩中通過對遊俠、才雄、將軍等形象的刻畫,展現了他們的豪邁與忠誠。同時,通過對戰爭場景的生動描繪,傳達了將士們爲國捐軀的壯志與犧牲精神。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表達了詩人對英雄人物的讚美和對國家安危的關切。

盧照鄰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爲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