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仙掌

· 劉象
萬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 何如掬取天池水,灑向人間救旱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亭亭:直立高聳的樣子。
  • 碧霄:青天,高空。
  • :舉,向上託。
  • :招手,揮手。
  • :用雙手捧取。
  • 天池:神話中的湖泊,這裏指天空中的水。
  • 旱苗:因缺水而枯萎的莊稼。

翻譯

自古以來,它就高聳直立,倚靠在碧藍的天空, 既不像是被舉起,也不像是被揮手。 怎樣才能捧起那天池的水, 灑向人間,去救助那些因乾旱而枯萎的莊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個高聳入雲的仙掌,表達了詩人對於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對人間疾苦的深切同情。詩中「萬古亭亭倚碧霄」一句,既展現了仙掌的雄偉壯觀,又暗含了其永恆不變的特質。後兩句則轉爲對人間苦難的關懷,表達了詩人希望藉助天池之水,解救旱苗的願望,體現了詩人的人道主義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劉象

832—?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出身孤寒,宣宗大中時即舉進士,然屢試未第。僖宗幸蜀時,象亦隨駕入蜀。時象已有文名,樑震曾投文請益。昭宗天覆元年(901),禮部侍郎杜德祥知貢舉,以象已70歲,特放其與曹鬆、王希羽、柯崇、鄭希顏等人進士及第。時5人年皆老大,號爲“五老榜”。昭宗特下詔授五人官,象爲太子校書。生平事蹟散見《唐摭言》卷八、《鑑誡錄》卷九、《唐詩紀事》卷六一、洪邁《容齋三筆》卷七。象擅詩,所作《詠仙掌》一詩最爲人所稱道,稱象爲“劉仙掌”。《全唐詩》存劉象詩10首。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