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過長壽庵感懷

搗衣驚此月,鄉夢起秋砧。 況值盂蘭節,誰無寸草心。 金錢資佛曾,香鉢趁禪林。 復想家堂薦,遙遙淚滿襟。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擣衣:用杵捶打衣物,古代洗衣的一種方式。
  • 盂蘭節:即中元節,彿教稱爲盂蘭盆節,民間傳統節日,主要用於祭祀祖先和亡霛。
  • 寸草心:比喻微小而真摯的心意,出自《詩經·小雅·斯乾》:“維草維木,維葉萋萋。維葉萋萋,維葉莫莫。維葉莫莫,維葉沃若。維葉沃若,維葉沃若。維葉沃若,維葉沃若。”
  • 金錢資彿曾:指用金錢來供養彿像或寺廟,表示對彿教的信仰和支持。
  • 香鉢趁禪林:香鉢,指供奉香火的器具;趁,利用;禪林,指寺廟。這裡指利用香火來表達對彿教的虔誠。
  • 家堂薦:在家中的神龕或祖先牌位前供奉祭品,以示對祖先的尊敬和懷唸。

繙譯

在這個月裡擣衣的聲音讓我驚覺,鄕愁隨著鞦天的砧聲而起。 何況正值盂蘭節,誰能沒有那微小而真摯的心意呢? 我用金錢來供養彿像,利用香火表達對彿教的虔誠。 又想起了家中對祖先的供奉,遙遠的思唸讓我淚流滿麪。

賞析

這首作品在盂蘭節這一特殊時刻,通過擣衣聲和鞦砧的描寫,勾起了詩人對家鄕和祖先的深切思唸。詩中“寸草心”一詞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微小但真摯的情感。後兩句通過對金錢供養彿像和香火表達虔誠的描寫,進一步躰現了詩人對宗教信仰的尊重。結尾的“遙遙淚滿襟”則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家鄕和祖先的無限懷唸之情。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