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曲六首

生長江南慣採蓮,棹歌聲裏鬥嬋娟。十三十四年相亞,覆額低眉各可憐。
拼音

所属合集

#荷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歌:划船時唱的歌。
  • 嬋娟:形容姿態美好的女子。
  • 相亞:相近,相當。

翻譯

生長在江南習慣於採蓮,在划船的歌聲裏比較女子們的美麗姿態。十三四歲的年紀不相上下,覆額低眉的樣子各自惹人憐愛。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採蓮少女的形象。第一句交代了背景是在江南,以及習慣採蓮這一活動。第二句則營造出一種充滿青春活力和歡快的氛圍,棹歌聲中突顯少女們的美麗動人。後兩句具體寫少女們的年紀和她們獨特的可愛神態,展現出青春少女的純真與美好。詩中通過簡單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江南少女在採蓮時的清新與活潑,以及那份純真的可愛之態。

沈明臣

明朝詩人,字嘉則,號句章山人,晚號櫟社長,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爲博士弟子,擅長書法。與王叔承、王稚登同稱爲萬曆間三大布衣詩人。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嘉靖中爲諸生,與顧汝修友好,與同邑余寅、山陰徐渭同參胡宗憲幕府。當時胡宗憲「宴將士於爛柯山,明臣作《鐃歌》十章,宗憲令刻於石,名震一時。」待胡宗憲系獄死,幕客星散,唯獨明臣哭墓下。後流落江湖,放浪詩酒。晚年在鄉里授課爲業。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五月二十四日卒,壽七十餘。萬曆宰輔沈一貫是沈明臣的侄子。歌詩約七千餘首,著有《越草》一卷、《豐對樓詩選》四十三卷。另著有《荊溪唱和詩》、《吳越游稿》、《通州志》等。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