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樗(chū):臭椿樹。在這裏代指年壽不長之人,常用作自謙之詞。
- 洛社:指宋歐陽修等在洛陽時組織的詩社。後借指文人雅士聚會的地方。
- 漢陰叟:即漢陰老叟,指漢陰丈人。他不願用機械代替繁重的勞動來提高功效,表現了他對傳統勞動方式的堅持和對自然的尊重。後常用以泛指隱居不仕的人。
- 鹿門翁:指東漢龐德公,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名士、隱士。荊州刺史劉表數請他進府,皆不就。他與當時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龐統等人交往密切。龐德公曾稱諸葛亮爲"臥龍",龐統爲"鳳雛",司馬徽爲"水鏡"。後攜妻子登鹿門山,採藥不返。後用鹿門翁代指隱士。
翻譯
往昔同處書館的士人們,連年在風霜中悲泣。 又接到楊翁離世的消息,這就如同文人聚會的地方變得空寂。 他的行爲如同漢陰老叟,也是避世的鹿門翁那樣的隱士。 漸漸覺得那滄海之洲越發遙遠,煙波不分日夜地向東流去。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對友人離世的哀悼之作。詩的開頭通過「昔年同館士,頻歲泣霜風」,表達了對過去同窗友人相繼離世的悲痛之情。「又接樗翁訃,其如洛社空」,進一步強調了友人的離去給詩人帶來的衝擊,以及文人雅集之地的冷清。「行身漢陰叟,避世鹿門翁」,將友人比作漢陰叟和鹿門翁,讚揚了他的隱士風範和高潔品性。最後「漸覺滄洲遠,煙波日夜東」,描繪出一種悠遠、蒼茫的意境,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世事變遷的無奈和對友人的深切懷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通過用典和象徵的手法,深化了詩歌的主題和情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歸善唐汝達嘗侍其先君教華亭京邸相逢恍如一夢於其赴銅鼓學也賦以贈之 》 —— [ 明 ] 顧清
- 《 東園餞別太守酒酣劇論至於得失寵辱之際聽之灑然是夕被酒齒痛不寐輒用蘇長公過清虛堂韻歌以揚之卒章頌言爲將 》 —— [ 明 ] 顧清
- 《 送張豫卿赴汝寧推官 》 —— [ 明 ] 顧清
- 《 畏庵既定四城門名有詩見示次韻 》 —— [ 明 ] 顧清
- 《 會許一庵葬 》 —— [ 明 ] 顧清
- 《 奉餞壺陰學士之南院兼簡整庵少宰白樓太常 》 —— [ 明 ] 顧清
- 《 宣城徐士元浮沈州縣二十年始有南臺之選其閱歷多矣將能爲國家建久遠之策而不詭於玉石朱紫之辨乎故詩以敘別而 》 —— [ 明 ] 顧清
- 《 題李徵伯扇 》 —— [ 明 ] 顧清
相关推荐
- 《 己未五月抵舍甫浹旬而北轅又發矣浪跡萍蹤可勝惆悵因成一律以志感尤以道區區將母之私雲 》 —— [ 明 ] 孫傳庭
- 《 移疾慧力方丈呈郡中諸君子 》 —— [ 明 ] 嚴嵩
- 《 白雲遙祝爲韜仲賦 》 —— [ 明 ] 徐渭
- 《 月節折楊柳歌十三首 其五 五月歌 》 —— [ 明 ] 陳恭尹
- 《 白蓮 》 —— [ 唐 ] 陸龜蒙
- 《 漁家傲 · 粉筆丹青描未得 》 —— [ 宋 ] 晏殊
- 《 夏日周子符過訪用杜工部嚴公仲夏枉駕草堂詩韻二首 》 —— [ 元 ] 陳鎰
- 《 池蓮詠 》 —— [ 元 ] 倪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