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百雀圖

百雀不如鳳,胡爲佔琅玕。朋雛碎語不可聽,六月攪動清風寒。 我欲挾金彈,巧避千萬端。徘徊恐落一枝翠,矯首待鳳棲闌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裏比喻高貴的地位或位置。
  • 朋雛:小鳥,這裏指百雀。
  • 矯首:擡頭。

翻譯

百雀雖多,卻不如鳳凰那般尊貴,爲何還要佔據那高貴的地位呢?這些小鳥們的嘰嘰喳喳聲實在難以入耳,六月的清風被它們攪動得帶着寒意。 我本想用金彈來驅趕它們,但它們巧妙地躲避了千萬次。我徘徊着,擔心落下的一枝翠綠,便擡頭期待鳳凰能夠棲息在這闌干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百雀與鳳凰,表達了對於高貴與低俗、喧囂與寧靜的思考。詩中,「百雀不如鳳」一句,直接點明瞭主題,即百雀雖多,卻無法與鳳凰相比。接着,詩人通過描述百雀的嘈雜和攪動清風,進一步突出了它們的低俗和煩擾。而「我欲挾金彈」等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於驅趕百雀、期待鳳凰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高貴、寧靜生活的嚮往。

汪應軫

明浙江山陰人,字子宿,號清湖。正德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與同館舒芬等七人疏諫武宗南巡,廷杖瀕死。出爲泗州知州,募江南女工,教以蠶繅織作,由是民足衣食。嘉靖初,召爲戶科給事中,屢上疏,皆天下大事,切中時弊。官至江西提學僉事。有《清湖文集》。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