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椽 (chuán):屋樑上支撐屋頂的木條。
- 麓 (lù):山腳。
- 矰 (zēng):古代一種捕鳥的網。
- 豚 (tún):小豬。
- 詫 (chà):驚訝,驚奇。
- 際 (jì):接近,靠近。
翻譯
幾間茅草屋依傍着山坡而建,山麓平坦的屋檐上積滿了厚厚的雪。耳邊春風依舊帶着寒意,農家的錢財和捕鳥的網還塵封未動。雞和豬驚訝地看着客人穿過籬笆進來,牛和馬在傍晚時分溫順地回到家中。鄰居的老翁們爲何喧鬧笑語,原來是爲了儲存舊谷迎接新的一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田園生活畫面。詩中,「數椽茅屋傍山開」一句,即勾勒出了山村茅屋的簡樸景象,而「橫麓平檐雪滿堆」則進一步以雪爲背景,增添了冬日的寧靜與純淨。後兩句通過對春風的料峭和農家財物的塵埃描寫,傳達了農家的清貧與寧靜。最後兩句則通過雞豚、牛馬的描寫,以及鄰翁的喧笑,生動地展現了鄉村生活的和諧與喜悅,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汪應軫
明浙江山陰人,字子宿,號清湖。正德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與同館舒芬等七人疏諫武宗南巡,廷杖瀕死。出爲泗州知州,募江南女工,教以蠶繅織作,由是民足衣食。嘉靖初,召爲戶科給事中,屢上疏,皆天下大事,切中時弊。官至江西提學僉事。有《清湖文集》。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