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介泉中丞赴河西

張掖國西門,中丞山甫論。 從天下節鉞,絕塞駐戎軒。 蠻賦千邦入,威名萬里存。 空傳漢出使,此路去河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丞:古代官名,指官職爲中丞的官員。
  • 節鉞(jié yuè):指治理國家,整頓政治。
  • 絕塞(jué sài):指邊塞之外。
  • 駐戎軒(zhù róng xuān):停留在邊疆的房舍。
  • 蠻賦(mán fù):指邊疆地區的賦稅。
  • 漢出使:指漢朝派遣使者。
  • 河源:地名,指河西地區。

翻譯

在張掖國的西門,中丞山甫正在談論國家大事。他奉命從天子那裏接過了治理國家的重任,在邊塞之外駐守戰馬。邊疆各地的賦稅都納入國庫,他的威名傳遍千里。儘管只是傳聞中漢朝派遣使者前往這條通往河西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官員接受重要使命,前往邊疆的場景。作者通過描寫中丞山甫的形象,展現了他治理國家的決心和威嚴。整首詩意境高遠,表達了對中丞的讚美和祝福。

李舜臣

李舜臣

明山東樂安人,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嘉靖二年進士,除戶部主事,出爲江西提學僉事、南國子監司業,累官太僕寺卿,未履任而報罷。閒居二十年。性簡重慎詳,一意經術,謂漢儒去古未遠,其說可信,又以六書正漢儒註疏舛誤。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