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

· 沈周
綠陰如水逼人清,隔葉黃鸝坐久鳴。 一個樹根非八座,白頭箕踞有誰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綠陰:指樹蔭。
  • 如水:形容樹蔭清涼,像水一樣。
  • 逼人清:使人感到清新。
  • 隔葉:透過樹葉。
  • 黃鸝:一種鳥,羽毛黃色,叫聲悅耳。
  • 坐久鳴:長時間地鳴叫。
  • 樹根:樹木的根部。
  • 非八座:不是指官職的「八座」,這裏指樹根不是高官的座位。
  • 白頭:指年老。
  • 箕踞:一種坐姿,兩腿分開,形似箕,表示隨意不拘。
  • 有誰爭:沒有人會爭奪。

翻譯

樹蔭清涼如水,使人感到清新,透過樹葉,黃鸝長時間地鳴叫。一個樹根並非高官的座位,年老的我隨意坐着,又有誰會來爭奪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樹蔭下的清涼和黃鸝的鳴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自然的氛圍。詩中的「綠陰如水」形象地表達了樹蔭的清涼感,而「隔葉黃鸝坐久鳴」則進一步以黃鸝的鳴叫來襯托這種寧靜。後兩句通過對比樹根與高官座位的不同,以及白頭老者箕踞的自在,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