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內兄伯雨

朔風一何勁,飄然江上吹。江南一夜梅花發,積雪朝看亦滿墀。 雪色梅花兩相映,都門無處無芳徑。一尊攜酒遠來此,望裏青山道傍水。 與君同生渤海域,君家淄南我淄北。少年弄筆競爲文,一日稱名俱可識。 遭時吾忝尚書郎,已復君稱宰邑良。功能不獨明廷最,公等今扶漢道昌。 赫赫留朝六補闕,從此官論青鎖月。四海流傳賈誼書,千秋如未歐陽沒。 而我迂愚世所嗔,紛紛情態後來新。不能東耕避賢者,空復南冠學事人。 蓬鬢沙顏誰復憐,遙山瘴水昨來旋。東城並馬是何日,南國啼鶯二月天。 楊柳青青大江涘,江流浩浩思歸子。君行過闕覲衣裳,吾繼還鄉問桑梓。 雲里長鬆碧石枝,朝來滿樹綠蘿絲。絲蘿詎擬今如是,天馬由來衆不知。 猶及觀濤八月回,況復登高九日杯。黃花入手便芳馥,清江照人無塵埃。 儒宮舊在雞鳴麓,諌垣能枉鹿頭轂。無數名山許共行,不時綠酒歡方逐。 謂來相逢得相守,岐路驚人又分手。客中孤遊空我情,海上殊觀盡君有。 賓還宴罷東將去,此際看君空百慮。過鳥交啼把袂前,歸雲故繞翻旌處。 男兒所至要名成,不須別淚紛紛傾。煌煌爲良二千石,臺鼎他年在此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風:北風。
  • (chí):臺階上的空地,亦指臺階。
  • 都門:京都城門。
  • :地名,今山東省淄博市。
  • (tiǎn):謙辭,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 宰邑:治理一縣的長官。
  • 補闕:古代官名,負責諫諍和補正皇帝的過失。
  • 青鎖:古代宮門上的青色連環花紋,這裏指宮廷。
  • 賈誼書:西漢賈誼的著作,這裏指重要的政治文獻。
  • 歐陽:指歐陽修,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 東耕:指隱居耕作。
  • 南冠:指囚犯,這裏比喻自己處境艱難。
  • 瘴水:指有瘴氣的水域。
  • :古代宮殿前的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臺,臺上起樓觀。
  • 桑梓:指故鄉。
  • (jù):豈,怎。
  • 觀濤:觀賞波濤。
  • 黃花:指菊花。
  • 儒宮:指學宮,古代的學校。
  • 諌垣:指諫官的官署。
  • 鹿頭轂:指高官的馬車。
  • 翻旌:指旗幟飄揚。
  • 二千石:古代官職的俸祿等級,這裏指高官。

翻譯

北風多麼強勁,飄然吹過江上。江南一夜之間梅花盛開,早晨積雪覆蓋了臺階。雪色與梅花相互映襯,京城無處不是芳香的小徑。我帶着酒遠道而來,望着青山和路旁的流水。

我們一同出生在渤海附近,你家在淄南,我家在淄北。少年時我們競相學習文學,很快都名聲在外。我曾有幸成爲尚書郎,而你也成爲了優秀的縣令。你的功績不僅在朝廷中顯著,現在你們都在支持漢朝的昌盛。

你在朝中擔任補闕,從此在宮廷中發表意見。你的著作像賈誼的書一樣流傳,你的影響將像歐陽修一樣長久。而我因爲性格迂腐被世人嘲笑,面對新情況感到困惑。我不能像隱士那樣耕作,只能像囚犯一樣生活。

我蓬頭垢面,誰會憐憫我?昨天我還在遙遠的地方,今天已經回來了。我們何時能在東城並肩騎馬,二月的南國鶯歌燕舞。楊柳青青,江流浩浩,我思念着歸鄉。你將去京城朝見皇帝,我將繼續回鄉探望故鄉。

雲中的長鬆和碧石,朝來滿樹的綠蘿。綠蘿怎能預料今天的情景,天馬的來歷衆人並不知曉。八月回來時,我還能觀賞波濤,九日時還能登高飲酒。菊花入手便芬芳,清澈的江水照人無塵。

舊時的學宮在雞鳴麓,諫官的官署曾送來高官的馬車。無數名山許我們同行,不時地在綠酒中歡聚。我們以爲能相守,卻在岔路中意外分別。在外的旅行讓我感到孤獨,而你卻盡享奇觀。

賓客離去,宴會結束,你將向東離去。此時我看你,心中百感交集。過鳥在面前啼叫,歸雲圍繞着飄揚的旗幟。男子漢要成名,不需要別淚紛紛。你將成爲高官,未來的臺鼎就在這一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告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詩人的文學修養和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是明代贈別詩中的佳作。

李舜臣

李舜臣

明山東樂安人,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嘉靖二年進士,除戶部主事,出爲江西提學僉事、南國子監司業,累官太僕寺卿,未履任而報罷。閒居二十年。性簡重慎詳,一意經術,謂漢儒去古未遠,其說可信,又以六書正漢儒註疏舛誤。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