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探幽:探索幽深之處。
- 蓽門:用荊條或竹子編成的門,形容簡陋的居所。
- 留題:在牆壁或器物上題寫詩文。
- 古苔:古老的苔蘚,常用來形容古舊或荒涼的景象。
- 剡溪:古代地名,位於今浙江省嵊州市,此處借指歸途。
翻譯
我們原本計劃一起去探索幽深之地,爲何你卻在雪夜踏雪而來? 我不知道在蘿藤和月光下,你的家門是否曾經敞開。 你的足跡留在了芳草之上,而我則尋找着古苔上的留題。 清冷的興致已經消盡,這與剡溪歸途的情景有何不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林陽仲月夜來訪未遇的遺憾與思念。詩中,「探幽」與「踏雪」形成對比,突顯了友人突然來訪的意外。後兩句通過「蘿月」與「蓽門」的意象,描繪了詩人對友人家的想象與懷念。結尾的「剡溪回」則巧妙地以歸途之景,抒發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與對相聚的期盼。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
李之世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四首 其三 (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 —— [ 清 ] 黃遵憲
- 《 次韻和陳守紀懷詩一首 》 —— [ 清 ] 鄭國藩
- 《 述懷二首 》 —— [ 元 ] 周霆震
- 《 寶安王幼度明府以戈船見迎爲燈夕之會喜而從之得八十字並貽寶安同社諸君子 》 —— [ 明 ] 張萱
- 《 丁巳年仲冬月江上作 》 —— [ 唐 ] 張祜
- 《 仲冬釋奠於學同諸公登稽古閣觀弁山望太湖閱壁上題名誦范文正公吳興先生富道德詵詵弟子皆賢才之句 》 —— [ 宋 ] 王十朋
- 《 元統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詩以自見錄呈華陽隱居資一捧腹 》 —— [ 元 ] 張雨
- 《 喜駱鷺汀七十有一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