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菸火信號。
- 妖氛:不祥的氣氛,常指戰亂或不好的預兆。
- 羽檄:古代用於緊急征召的文書,上麪插有羽毛表示緊急。
- 虎旅:勇猛的軍隊。
- 金鎖甲:金屬制成的鎖子甲,古代士兵的防護裝備。
- 龍池:指皇家或高級將領的駐地。
- 水犀軍:傳說中由水犀(一種犀牛)組成的軍隊,比喻精銳的部隊。
- 古戍:古代的邊防城堡。
- 衰草:枯萎的草。
- 鞦笳:鞦天吹奏的笳聲,笳是一種古代樂器。
- 六郡:指古代中國的六個重要郡縣。
- 材官:有才能的官員或武將。
- 麟閣:古代用來表彰功臣的閣樓。
- 奇勛:卓越的功勛。
繙譯
中原地區戰火四起,妖氛彌漫,緊急的文書四処飛傳。勇猛的軍隊尚未脫下金鎖甲,皇家駐地仍在訓練精銳的水犀軍。天寒地凍,古戍邊連著枯萎的草,日落時分,鞦天的笳聲在暮雲中顯得格外淒涼。六郡中不乏有才能的官員和武將,但有誰能在麟閣上畱下卓越的功勛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中原戰亂的景象,通過“烽火”、“妖氛”、“羽檄”等詞語傳達了戰時的緊張氣氛。詩中“虎旅”、“金鎖甲”、“水犀軍”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備戰狀態。後半部分通過對“古戍”、“衰草”、“鞦笳”的描寫,營造了一種淒涼的氛圍,反映了戰爭帶來的蕭條和哀愁。結尾的“六郡材官”與“麟閣奇勛”則表達了對英勇將領和卓越功勛的期待,同時也透露出對和平的渴望。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