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明府邀酌鴛鴦湖

· 李暢
高人拉我遊,渾似泛仙舟。 簫鼓風傳曲,壺觴月滿樓。 湖山青翠遍,煙雨綠荷稠。 地挹六橋暮,風回五月秋。 低花時度蝶,近水不驚鷗。 酒醉未歸去,應知欲枕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鍾明府:人名,邀請者。
  • 鴛鴦湖:地名,湖名。
  • 高人:指有才德的人,這裏指鍾明府。
  • 泛仙舟:比喻乘舟遊玩,如同仙人一般。
  • 簫鼓:古代的樂器,簫和鼓。
  • 壺觴:酒器,代指飲酒。
  • 月滿樓:月光照滿樓臺,形容夜晚的景色。
  • 煙雨:細雨濛濛,如煙似霧。
  • 綠荷稠:荷葉茂密。
  • 地挹:地勢高聳,可以俯瞰。
  • 六橋:指湖上的橋樑。
  • 風回:風再次吹來。
  • 五月秋:形容五月天的涼爽,如同秋天。
  • 低花:低矮的花朵。
  • 時度蝶:蝴蝶不時飛過。
  • 近水不驚鷗:靠近水邊,鷗鳥不驚,形容環境的寧靜。
  • 枕流:枕着流水,形容想要留宿。

翻譯

有才德的鐘明府邀請我一同遊玩,我們乘舟湖上,彷彿仙人般逍遙。簫聲和鼓聲隨風傳來,曲調悠揚;月光灑滿樓臺,我們舉杯暢飲。湖山青翠,處處美景;細雨濛濛,荷葉茂密。站在高處俯瞰,可以看到湖上的六座橋樑;風再次吹來,五月天的涼爽如同秋天。低矮的花朵間,蝴蝶不時飛過;靠近水邊,鷗鳥不驚,環境寧靜。酒醉之後,我仍未歸去,心中想要留宿在這枕着流水的美景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鍾明府在鴛鴦湖遊玩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湖光山色的美麗和遊玩的愉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泛仙舟」、「月滿樓」、「煙雨綠荷」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如詩如畫的意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精準刻畫,如「低花時度蝶」、「近水不驚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李暢

李暢,字若無。南海人。待問父。少讀書學詩,舍旁有洲,嘗建知津亭於其上,邀文士相唱和。年四十,以父命出爲掾吏,仕司嘉興獄。遷任韶州司倉,尋轉邊蓬尉。以子待問貴顯,獲封贈戶部尚書。有《蜩笑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七有傳。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