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厲玄侍御

· 周賀
山鬆徑與瀑泉通,巾舄行吟想越中。 塞雁去經華頂末,鄉僧來自海濤東。 關分河漢秋鍾絕,露滴獼猴夜嶽空。 抱疾因尋周柱史,杜陵寒葉落無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巾舄(jīn xì):古代的一種頭巾和鞋。
  • 華頂:山名,位於浙江天台山,是天台山的主峯。
  • 河漢:銀河。
  • 獼猴:一種猴子。
  • 周柱史:指周朝的史官。
  • 杜陵: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古代詩人杜甫的故居所在地。

翻譯

山中的松樹小徑與瀑布泉水相連,我戴着頭巾,穿着鞋,邊走邊吟詩,想象着越地的風光。 塞外的雁羣飛過華頂山巔,鄉間的僧人從東海之濱來到這裏。 關隘將銀河分割,秋天的鐘聲漸漸消失,露水滴在獼猴身上,夜晚的山嶽空曠無垠。 我因病尋訪周朝的史官,杜陵的寒葉落得無窮無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周賀在山中的所見所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遠方和歷史的深切向往。詩中「山鬆徑與瀑泉通」一句,以景入情,展現了山中的幽靜與清新。後文通過對塞外雁羣、鄉僧、銀河、秋鍾、獼猴和夜嶽的描寫,構建了一幅廣闊而深遠的畫面,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結尾提到因病尋訪周朝史官,以及杜陵寒葉的落無窮,透露出詩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周賀

生卒年不詳。字南卿,東洛(今河南洛陽)人。客潤州3年,曾隱嵩陽少室山,後居廬嶽爲僧,法名清塞。文宗大和末,姚合任杭州刺史,愛其詩,命還俗。晚年曾出仕,詩有“一官成白首”(《秋宿洞庭》)句,然仕履未詳。生平略見《唐摭言》卷一〇。周賀工詩,多近體,與賈島、無可齊名,王定保稱其“詩格清雅”(《唐摭言》),張爲列之於“清奇雅正主”之入室。與姚合、賈島、方幹、朱慶餘友善,多所唱酬。《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周賀詩》1卷。《全唐詩》存詩1卷,凡93首,《全唐詩續拾》補詩4句。 ► 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