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大夫赴朔方

· 法振
關山今不掩,軍候鳥先知。 大漢嫖姚入,烏孫部曲隨。 高旌天外駐,寒角月中吹。 歸到長安第,花應再滿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關山:指邊關的山川。
  • 軍候:古代軍中的偵察兵。
  • 鳥先知:比喻軍候能像鳥一樣預知敵情。
  • 大漢嫖姚:指漢朝的勇猛將領。
  • 烏孫部曲:指烏孫國的軍隊。
  • 高旌:高高的軍旗。
  • 寒角:寒冷的軍號聲。
  • 月中吹:在月光下吹響。
  • 長安第:長安的府邸。
  • 花應再滿枝:比喻廻到長安後,生活將如花般盛開。

繙譯

邊關的山川今日不再遮掩,軍中的偵察兵如同鳥兒般預知敵情。 勇猛的漢朝將領進入戰場,烏孫國的軍隊緊隨其後。 高高的軍旗在天邊駐守,寒冷的軍號聲在月光下吹響。 儅您歸來長安的府邸,那裡的花兒定會再次盛開滿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將軍出征邊疆的壯麗場景,以及對其歸來的美好祝願。詩中通過“關山”、“軍候”、“大漢嫖姚”等詞語,展現了邊疆的遼濶與戰爭的緊張氣氛。後兩句則通過“高旌”、“寒角”等意象,加深了戰場的孤寂與寒冷。最後,詩人以“花應再滿枝”的美好願景,表達了對將軍平安歸來的期盼和對其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法振

又作法震、法貞,誤。天寶、大曆間江南詩僧。曾遊越中、天長、丹陽等地,住長安大慈恩寺,又住無礙寺。與詩人王昌齡、皇甫冉、韓翃、李益等爲友。事蹟見《唐才子傳》卷三。《全唐詩》存詩16首、斷句2及與李益聯句1首。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