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處士

遺民愛精舍,乘犢入青山。 來署高陽裏,不遇白衣還。 禮賢方化俗,聞風自款關。 況子逸羣士,棲息蓬蒿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遺民:指前朝畱下的百姓。
  • 精捨:指道士或僧人的脩行之所。
  • 乘犢:騎著小牛。
  • 高陽裡:地名,可能指一個地方。
  • 白衣:指未仕的士人,也泛指平民。
  • 化俗:教化風俗。
  • 聞風:聽到消息。
  • 款關:敲門,指前來拜訪。
  • 逸群士:超群的士人。
  • 蓬蒿:指草叢,比喻隱居之地。

繙譯

前朝畱下的百姓喜愛那清淨的脩行之所,他們騎著小牛進入青山之中。 來到這高陽裡,卻未遇見那位未仕的士人歸來。 尊重賢士方能教化風俗,一聽到消息便自然前來拜訪。 何況你這樣超群的士人,隱居在這草叢之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士人的生活狀態,通過“遺民”、“精捨”、“青山”等意象,展現了士人遠離塵囂、追求心霛淨土的理想生活。詩中“禮賢方化俗”一句,強調了尊重賢士對於社會風俗教化的重要性。末句“況子逸群士,棲息蓬蒿間”則贊美了士人超群脫俗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對其隱居生活的曏往和敬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贊美和曏往。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