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別幼遐與君貺兄弟

乖闕意方弭,安知忽來翔。 累日重歡宴,一旦復離傷。 置酒慰茲夕,秉燭坐華堂。 契闊未及展,晨星出東方。 徵人慘已辭,車馬儼成裝。 我懷自無歡,原野滿春光。 羣水含時澤,野雉鳴朝陽。 平生有壯志,不覺淚沾裳。 況自守空宇,日夕但徬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乖闕(guāi què):指分離或離別。
  • 契闊(qì kuò):指久別重逢。
  • 徵人:指出行的人。
  • 儼成裝:整齊地裝束好。
  • 原野:廣闊的野外。
  • 時澤:適時而下的雨水。
  • 野雉(yě zhì):野生的雉雞。
  • 朝陽:早晨的陽光。
  • 空宇:空曠的居所。
  • 徬徨(páng huáng):徘徊不定,心神不寧。

翻譯

離別的傷感剛剛平息,怎知他們突然又來訪。 連日裏我們重聚歡宴,一旦又要分別,心中再次感到悲傷。 設宴安慰這個夜晚,手持蠟燭坐在華麗的廳堂。 久別重逢的喜悅還未盡情表達,晨星已在東方出現。 出行的人已經悽然告別,車馬整齊地裝束好。 我的心情自然沒有歡樂,但原野上春光滿溢。 羣水在適時的雨水中泛起波光,野雉在朝陽下鳴叫。 平生懷有的壯志,不覺間淚水沾溼了衣裳。 何況我獨自守着空曠的居所,日夜只是徘徊不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韋應物與友人幼遐和君貺兄弟的離別情景。詩中,詩人通過對離別與重逢的反覆描寫,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無奈。詩的前半部分寫重逢之喜,後半部分則轉爲離別之悲,情感轉折自然,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詩中的自然景物描寫,如「原野滿春光」、「野雉鳴朝陽」,不僅增添了詩意,也映襯了詩人的心境變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韋應物詩歌的獨特魅力。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