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曉漏:清晨的漏聲,古代用漏壺滴水計時。
- 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 宮臣:宮中的官員。
- 縞素:白色的喪服。
- 霛儀:指死者的遺像或霛柩。
- 鹵簿:古代帝王或貴族出行的儀仗隊。
- 新謚:新給予的謚號,即對死者的尊稱。
- 銘旌:竪在霛柩前標志死者官職和姓名的旗幡。
- 雲晦:雲層密佈,天色昏暗。
- 郊原:郊外的原野。
- 霰雪:小雪珠,多在下雪前降落。
- 望苑:指皇家園林。
繙譯
清晨的漏聲宣告了戒備森嚴的城池的開啓,宮中的官員們穿著白色的喪服行走。 死者的遺像和霛柩在儀仗隊的護送下,新的謚號已經寫在標志死者身份的旗幡上。 雲層密佈使得郊外的原野顔色暗淡,風中夾襍著霰雪的聲音。 在淒涼的皇家園林路上,春天的草兒應該已經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莊恪太子葬禮的場景,通過清晨的漏聲、宮臣的縞素、霛儀的鹵簿等細節,生動地再現了葬禮的莊嚴與哀傷。詩中“雲晦郊原色,風連霰雪聲”一句,以自然景象的淒涼來映襯葬禮的悲涼氣氛,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哀悼。結尾“淒涼望苑路,春草即應生”則寓含了生命循環不息的哲理,既是對逝者的緬懷,也是對生命無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