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兀兀:(wù wù) 形容山勢高聳、險峻。
- 棕衣:用棕櫚葉編織的衣服,這裡指代隱居山林的居士。
- 俗客:世俗之人,指那些追求名利、不懂得隱居生活的人。
- 雲谿:雲霧繚繞的山谿,常用來形容隱居之地。
繙譯
在高聳險峻的山中行走,無処可歸, 山中的猛虎卻認識穿著棕衣的居士。 世俗之人想要尋找他,應該不會遇見, 在雲霧繚繞的山谿邊,道士們也很少見到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山林的居士,他遠離塵囂,與自然和諧共処。詩中“兀兀山行無処歸”一句,既表現了山勢的險峻,也暗示了居士的超然物外。而“山中猛虎識棕衣”則通過猛虎對居士的認可,進一步強調了居士與自然的親近和和諧。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俗客與道士對居士的不同態度,突出了居士的隱逸高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