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中書劉舍人
雲霄路竟別,中年跡暫同。
比翼趨丹陛,連騎下南宮。
佳詠邀清月,幽賞滯芳叢。
迨予一出守,與子限西東。
晨露方愴愴,離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詔,秉綸歸國工。
玉座浮香氣,秋禁散涼風。
應向橫門度,環佩杳玲瓏。
光輝恨未矚,歸思坐難通。
蒼蒼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雲霄路:比喻高遠的仕途。
- 竟別:終究分別。
- 中年跡暫同:中年時短暫的同行。
- 比翼:比喻同行。
- 趨丹陛:走向紅色的臺階,指朝見皇帝。
- 連騎:並馬而行。
- 下南宮:指南宮,古代官署名。
- 佳詠:美好的詩篇。
- 邀清月:邀請明月共賞。
- 幽賞:幽靜地欣賞。
- 滯芳叢:停留在花叢中。
- 迨予:等到我。
- 一出守:一次出任地方官。
- 限西東:分隔東西。
- 晨露方愴愴:早晨的露水顯得淒涼。
- 離抱更忡忡:離別的情感更加焦慮。
- 忽睹九天詔:突然看到來自天子的詔書。
- 秉綸:手持絲帶,指擔任重要職務。
- 歸國工:回到國家的中心工作。
- 玉座:指皇帝的寶座。
- 秋禁:秋天的宮禁。
- 環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飾。
- 杳玲瓏:深遠而精巧。
- 光輝恨未矚:遺憾未能親眼見到光輝。
- 歸思坐難通:回家的思緒難以傳達。
- 蒼蒼松桂姿:形容松樹和桂樹的蒼翠。
- 想在掖垣中:想象在宮牆之內。
翻譯
我們曾一同走過高遠的仕途,中年時短暫的同行。我們並肩走向朝見皇帝的紅色臺階,並馬而行下到南宮。我們共同創作美好的詩篇,邀請明月共賞,幽靜地停留在花叢中。直到我一次出任地方官,我們被分隔東西。早晨的露水顯得淒涼,離別的情感更加焦慮。突然看到來自天子的詔書,你手持絲帶回到國家的中心工作。皇帝的寶座散發着香氣,秋天的宮禁中飄散着涼風。我應該在橫門度過,環佩深遠而精巧。遺憾未能親眼見到光輝,回家的思緒難以傳達。想象着松樹和桂樹的蒼翠,想象在宮牆之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劉舍人的思念和對其高升的祝賀。詩中通過回憶過去共同的經歷和美好的時光,以及對友人新職位的描述,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詩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韋應物詩歌的典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