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部楊侍郎
郢匠掄材日,轅輪必盡呈。
敢言當一干,徒欲隸諸生。
末學慚鄒魯,深仁錄弟兄。
餘波知可挹,弱植更求榮。
績愧他年敗,功期此日成。
方因舊桃李,猶冀載飛鳴。
道淺猶懷分,時移但自驚。
關門驚暮節,林壑廢春耕。
十里嵩峯近,千秋潁水清。
煙花迷戍谷,墟落接陽城。
渺默思鄉夢,遲迴知己情。
勞歌終此曲,還是苦辛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郢匠(yǐng jiàng):指技藝高超的工匠,這裡比喻楊侍郎。
- 掄材(lūn cái):選拔人才。
- 轅輪(yuán lún):古代車轅上的輪子,比喻人才。
- 隸諸生(lì zhū shēng):成爲學生,指自己希望能成爲楊侍郎的學生。
- 末學(mò xué):後學,自謙之詞。
- 鄒魯(zōu lǔ):指孔子和孟子的故鄕,代指學問。
- 弱植(ruò zhí):弱小的植物,比喻自己。
- 舊桃李(jiù táo lǐ):比喻舊日的學生或弟子。
- 載飛鳴(zài fēi míng):比喻得到提拔和名聲。
- 懷分(huái fèn):懷有分寸,自知之明。
- 林壑(lín hè):山林和溝壑,指隱居之地。
- 嵩峰(sōng fēng):嵩山,五嶽之一。
- 潁水(yǐng shuǐ):河流名,位於河南省。
- 戍穀(shù gǔ):邊防的穀地。
- 墟落(xū luò):村落,鄕村。
- 渺默(miǎo mò):遙遠而沉默。
- 遲廻(chí huí):徘徊,猶豫。
- 勞歌(láo gē):勞作時的歌,這裡指自己的詩。
繙譯
儅楊侍郎選拔人才的日子,所有的人才都希望能夠完全展示自己。我雖然不敢自認爲能夠成爲其中的一員,但內心渴望能夠成爲您的學生。我自愧學問淺薄,不及孔子和孟子的故鄕的學問深厚,但我深感仁義之情,如同兄弟般珍貴。我希望能從您那裡得到一些餘波的教誨,即使是弱小的我也渴望得到榮耀。我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慙愧,但希望在此時此刻能夠取得成功。我依賴著舊日的學生或弟子,仍然希望得到提拔和名聲。我雖然自知之明,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我仍然感到驚訝。我爲暮年時節的關門而感到驚訝,爲山林和溝壑中荒廢的春耕而感到惋惜。十裡之外的嵩山近在咫尺,千鞦的潁水清澈見底。菸花在邊防的穀地中迷離,村落與陽城相連。我遙遠而沉默地思唸著故鄕,徘徊著對知己的情感。我最終唱出這首勞作時的歌,仍然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
賞析
這首作品是皇甫冉寫給禮部楊侍郎的詩,表達了自己對楊侍郎的敬仰和希望能成爲其學生的願望。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郢匠掄材”、“轅輪必盡呈”等,形象地描繪了楊侍郎選拔人才的場景。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學問的渴望和對成功的追求,以及對故鄕和知己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